遂附言道:“纲纪所言不差,幕府上下任凭法生指点!”
“正一文不名之人,如何的长史、纲纪如此看重?”法正此时心如暖阳,之前的怨怼之意,已然随着诸葛亮、刘玄二人慢慢消散。
对于刘玄称其为“法子”更是受宠若惊。
子古意有老师之意,如诸子百家中“子”其中亦有此含义之一,是故颜师古曰:「子者,人之嘉称,故凡成德,谓之君子。」
王肃亦云曰:「子者,有德有爵之通称。」
其意与“生”在此时有相通之意,《汉书·高帝纪上》云:「秋八月,汉王如荥阳,谓郦食其曰:‘缓颊往说魏王豹,能下之,以魏地万户封生。’」颜师古注:「生,犹言先生。」
“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
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
故虽有名马,祗辱于奴隶人之手,骈死于槽枥之间,不以千里称也……!
法生此时不名,盖未逢明主而,而非能力不足,何须如此鄙薄?
如玄与葛生,昔年一个躬耕南阳,一个守孝江夏,天下有几人知我等名讳?今逢大司马,以微末之功,超擢长史、主簿之职。
所谓‘大鹏一日同风起,扶摇直上九万里’足下若逢真主,今岂是我等碌碌之辈可比之?”
刘玄深知法正之才,且法正何人他也心知肚明,如何相信对方这番自贬之词,旋即背诵《马说》,以自己与诸葛亮为例子,从侧面告知对方,刘备是伯乐,要赶紧投靠。
刘玄一番吹嘘之词,让法正不禁有些飘飘然,更是一度将刘玄引为知己,遂言道:“生我者父母也,知我者玄子也!惜未早遇足下,不能共奉一主……”
说起这里,法正便唏嘘不已。
他在益州的日子可过得并不好。
不但一身才学无法施展,还被同是客居益州之人讥讽毁谤。
牛骥同一皂,鸡栖凤凰食,简直就是奇耻大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