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今曹操在北屯兵操练,铁锁连舟,诸公可有破敌之法?”
周瑜年约三旬,五官端正,眉清目秀,双目明亮,神采奕奕,眼眸中掺杂着睿智之色,整个人显得儒雅随和,又风度翩翩,气度不凡端。
身高近八尺,丰神俊朗,兼之身材伟壮,可因兜鍪甲胄加身,亦有英姿勃发之意,坐左首位,环顾帐内之人道。
盖此行孙权未授周瑜节制之权,故而虽在他的帐内,但却只与程普对立而坐,以示对老将的尊重。
周瑜自入江东以来,虽性情恢廓大度,与江东文武相交,皆相谈甚欢,唯独与程普多有不合。
是故只要二人处一地,周瑜便会以大度相融,给予对方足够的礼遇,乃至于有时甚至唾面自干!
此时下手一年纪三四十余岁,身高约七尺出头,双眼神采奕奕,一脸粗豪之气,腰悬佩刀,背负双戟,气概非常男子说道:“前番浦口、赤壁两败曹军,可见曹军外强内虚,不足为道,向使都督与我五千精兵,足可将破曹大军!”
此人乃是客居巴郡的甘宁,年少之时,聚合郡中轻薄少年,自任“渠帅”,整日带着徒众,挟持弓弩,头插鸟羽,身佩铃铛,百姓闻铃声,便知甘宁来也。
人若敬他,他便倾心与其结交,人若轻他,他便夺其赀财并杀之,巴郡上至长吏、下至百姓,无人不存敬畏。
其人好华章美服,尚奢华之风,是故所至之处,皆光满道路,若以水路,必以绣锦饰舟船,来往江中,轻侠杀人,亡命藏舍。
在建安八年时投靠孙权,一番跨连荆、扬,图谋益州,竟长江之极的奏对,居然与鲁肃《榻上策》不谋而合,便被孙权看重,而今官居当口令,随军出征。
凌统听后嘴角浮现一抹讥笑:“大言炎炎,曹操雄踞北方,横扫天下诸侯,虽两战失利,又岂是尔能敌之?”
凌统少负盛名,如何听得甘宁这般言谈,且甘宁在建安八年之时射杀其父,二人有不共戴天之仇,又怎会不出言反对?
若是其余人还则罢了!
可偏偏此番话锋乃是对准甘宁,自然会与之抬杠。
固然甘宁而立之后,不在轻侠杀人,反而折节向学,颇读诸子,使其不在如往日一般,负气杀人。
可对方终归是游侠出身,岂能受得一小儿辈如此针对?
即拍桌案,怒喝:“小儿辈安敢饶舌,来来来,且与吾大战三百回合!”
凌统少年气盛,自然也是不好相与之辈,即接话道:“战就战,何惧你这锦帆贼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