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旭淡淡的笑道:“陛下,你放心,辽东不是建奴,辽东是大明的辽东,前提条件,内阁要给辽东足够的尊重,朝廷需要粮食、钢铁、包括银子,都可以,前提是足够的尊重!”
加入辽东,其实也需要宣誓的。
崇祯三年到崇祯五年,那个时候,加入辽东的誓词:“还是我将忠实地效忠皇帝陛下,以及武威侯的后嗣和继任者,我将切实遵守辽东的法律,履行作为辽东公民的责任。”
然而到了现在,加入辽东的宣誓则变成:“我在这些郑重宣誓,我将支持及捍卫辽东宪法和法律,对抗国内和国外一切敌人。我将真诚地效忠辽东政务院政府。当侯爷要求时,我愿为保卫辽东拿起武器当侯爷要求时,我会为政务院政府做非战争性之军事服务当侯爷要求时,我会在政府官员指挥下为国家做重要工作”
在后世虽然说宣誓就相当于放屁,可是在这个时代,宣誓,还是有着强大的约束力的。
崇祯又问道:“辽东有三千多座学校吗?”
“应该有吧,具体多少我还真不知道,不过我可以去查!”
全旭自然也没有说实话,辽东虽然名义上是一镇,也就是一千户百姓,必须建立至少一所小学,这只是规定,有的地方一千多户人未必可以建一座学校,可是很多地方,都是四五千户才有一所学校。
多少座学校,并不代表教育质量多少,比如说金州第一小学,作为金州最早的第一座小学,是在崇祯三年的九月份第一届开始招生,学校占地面积约一百四十余亩,有四百米标准跑道,有篮球场、足球场、乒乓球场、形体室、标本室、图书室、室内篮球室、喷泉、以及名人馆等等,现在这里拥有八十七个教室,五千六百余名学生,三百零五名教职工。
凭借着辽东金州第一小学的规模,完全可以秒杀大明的国子监,当然这只是一座小学,教育方面的质量是没有办法与国子监相比的,毕竟,等级不一样。
金州城不仅仅有公立小学,现在还有一些私立学校,事实上,辽东对于办学的审核要求并不算苛刻。
不过,辽东也有升学考试,而且还是统一试卷,统一录取成绩。以中学为例,辽东最好的中学并不是金州第一州立中学,反而是辽东大学附属中学。
以去年为例,辽东大学附属中学全校共计文科、理科共计八千零五十八人,其中考上辽东大学、辽东工业大学、辽东军事学院、辽东矿业大学、辽东医学院以及辽东党校的共计三千四百六十七人,接近一半。
比起辽东大学附属中学,这个学校的硬件和教室质量实在是太高了,整个学校共有二十二个阅览室,共设计座位三千五百余,图书馆藏书七百八十余万册。
当听到七百八十余万册的时候,崇祯开始又酸了。
不得不承认,与辽东相比,大明的很多地方都落后了。
他其实参观过辽东的造船厂,也看到了火车厂,以及蒸汽机纺织厂,可以肯定未来,辽东一定会把大明远远的甩在后面。
辽东的政治体制问题,让辽东人捐献的兴趣非常大,因为捐献的物资和金钱,可以折税,而且可以还能获得良好的名誉,这简直就是一举两得。
在辽东,很多学校,甚至小学都有图书室,有的甚至有了室内篮球馆,辽东的体育运动也非常发达,不少社区,兴建了类似单杠、双扛、等健身器材。
全旭甚至产生了想要在大明举行全民运动会的想法,事实上,除了辽东、台湾、就连吕宋和琼州府的体育训练体系还不完善,其他地方都是荒废状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