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再如何多智狠毒,在面临生死危亡的时候也会恐惧不已。
他险而又险地躲过荀启的刀,开始反省自己为什么要过来找荀启二人挑衅试探。
即便他将同为谋士的席斐视为眼中钉,又把亲近吕布的荀启当做肉中刺,可处理这两人有千万种办法,完全不需要他亲自出手。
至于荀启是不是劫持董卓的老道士,关他屁事,被劫持的人又不是他李文优。
若要用一句话来形容李儒此刻的心情,那就是“当事人:现在,后悔,特别后悔.jpg”。
以荀启的身手,对付个李儒不在话下。
但他并不是真的要砍死李儒,只是逢场作戏,即兴表演罢了。所以他故意慢了一拍,让李儒成功逃脱,却又把刀锋落点控制在离李儒较近的位置,差点就划到李儒的大.腿内侧。
李儒从脸色惨白变作脸色惨绿,立即大喊:“且慢,这当中是有误会……”
荀启继续一脸悲愤&悲戚,像是情绪激动,完全听不进李儒的话,一把刀挥得烈烈生风:“休想逃走!”
而一旁的席斐在最初的懵逼后,很快猜到荀启“假扮道士,挟持董卓”这件事是真的,更瞬间明白他这么做的用意。
等任凭荀启自由发挥,充分表演过后,他立即做出隐恨而苦痛之色,一边抵唇咳嗽,一边疾步往二人的方向赶来:
“阿启……咳咳,阿启,住手!”
东躲西藏的李儒听到制止声,立即对荀启喊道:
“快!席斐让你住手,你还不把刀放下!”
荀启听而未闻,眼中露出狠色,再次持刀砍向李儒,却被席斐一把从身后拦住。
席斐借着身高优势扣住他的肩,着急喊道:“住手,阿启!此人用心险恶,死不足惜——然,若我们向太师鸣冤,尚有机会洗刷冤屈;若你杀了他,便是切切实实地背负上了一条人命,再无回头之法!”
义正辞严地喊完,他附在荀启耳边,压低声音提醒:
“阿启,适可而止。”
荀启没想到席斐演得比他还真,假意挣扎了两下,没有挣脱席斐的桎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