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看这几位士子被酷刑折磨的模样,所有士人都出离地愤怒了。
有不少士人联名向董卓上书,要求董卓释放荀攸,允许荀攸为荀爽扶灵离乡。更有一些士人心怀怨恨——他们本就对董卓肆意虐杀、劫掠百姓与富户,挖掘皇家陵墓,诛杀太傅袁隗等袁氏嫡宗的行为深感憎恶,经此一事,本就压抑着的恨意再次发酵,如同冲破甑口的沸水,湮没所有理智。
舍生取义者数不胜数,但大多在事发前就被董卓的卫兵拿下。唯独被董卓欣赏,意图重用的越骑校尉伍孚,逼近董卓身侧,只待图穷匕见,差一点就能将董卓刺杀于殿下。
董卓险死还生,本就惊怒未定。好不容易把伍孚捉到,还没狠狠出气,就被伍孚唾了一口,当着殿上所有人从头发顶骂到了脚指头。
董卓暴跳如雷,想命人把他关起来等待酷刑,结果被告知伍孚已经咬舌自尽。
以董卓的脾性,被欲重用而“不识好歹”的人刺杀羞辱,这火还无处发,一口气憋的不上不下,怎能不怒极。
此时再碰上为荀攸求情的文人官绅,即时犯了左性,偏要与他们对着干。
这才在没有任何确凿证据的情况下,下令对荀攸施行斩刑。
至于平民百姓与士人官绅听到这个消息会如何做想……很显然,这是一个恶性的死循环。
看完通告,荀启转身离开,不紧不慢地在城中漫步,走完昨日还没有来得及走完的另外半座城。
半途中,他还在思量那份布告。
会出现这样的结果,的确有他那一日行动所带来的蝴蝶效应。
蝴蝶效应导致的连锁反应一向难以预测,这也是为什么涉及历史时间轴的任务必须要A级以上干事处理。
好在这次蝴蝶效应所导致的世界线偏移还不严重,还有转圜的余地……当然,在确定这个世界是主世界还是平行世界之前,他得小心行事,以免造成不可修正的影响,破坏历史进程。
荀启回到客舍,坐在屋里闭目养神,脑中时而描摹整个长安城的地图,时而思索荀攸事件的突破点。
半个时辰后,他的脑中已出现一幅庞大的布局图。
若是负责长安城治安的官员能见到他脑中的地图,势必会格外诧异地惊叹:这布局图比他们手上拿着的还详实。
地图完成的时候,荀启心中的计划也已初步完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