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莹和家里通了说不清楚多少个电话,希望能由人及人,由人托人,为父亲找到一丁点与省检察院的关系,但是,每一次都落空了。
其实,这很正常。省人民检察院乃威严之地,普通人家哪会有熟人?
但是,从某个角度讲,也可以说不正常。丁莹父亲,一个地级市师范专科学校校长的家里人,理论上各种人脉都有,总不至于省检察院里一个开车的都不熟悉。
哪怕认识省检察院里扫地的工人也好,也可以经由这种关系找到一个关键人。
可还是那句话,理论是骨感的,现实是残酷的。没有就是没有,不可能有。
那么,我们只能自己去碰运气了。
当然,这期间,我不是没有想过和熊妍菲的父亲联系,公检法一家人,说不定省检察院里他有熟人。可又觉得之前为储火玉的事已经给他添了太多麻烦,实在不好再开这个口。
管他,运气不好再说。
于是,在接下去那周的星期四,我和丁莹向班长请了假,去省检察院。
省人民检察院坐落在市政中心,西安北路中段。三栋七层高的办公楼围成一个凹字。正楼顶上红旗飘扬,挂在六层楼外壁上的警徽格外耀眼。
进出口处,一个穿制服的警察在那里站岗。
“郑启航,莫不会进都不让我们进吧?你看,每一个进去的人都要在门卫处登记的。”丁莹顾虑重重。
“我们只要想一个合理的进去的名头就可以了。”我说。
“什么名头?”
“就说找检察技术处的领导。”
“检察技术处?你确定省检察院有这个部门吗?”丁莹问道。
“确定。我去图书馆查过资料了。一般的省人民检察院都有这个部门。很可能你父亲受贿的画作都要送到这个部门鉴定呢。”我信心十足。
“你还真有心。若真这样的话,找到这个部门的领导岂不事半功倍?”丁莹征求意见般地看着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