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国时,齐国有围魏救赵,咱们此时也可以如此效仿。”
此言一出,顿时边有人茅塞顿开。
“难道大帅要奇袭新安?”
新安是秦晋的发迹之地,又被秦晋当做要隘,布置了大量的人口,此时已经一改往日不起眼的地位,如果能夺下此地,必然会对神武军上下造成极大的震动。往小了说,可以牵制削弱神武军进攻洛阳的势头。往大了说,则会以此为绳子,扎紧口袋,把神武军圈在新安与洛阳之间方圆不足百里之地,活活困死也未必不能!
然则,这个人的话才刚落地,尹子琦却摇头了。众人登时大是奇怪,不知道何为大帅口中的围魏救赵了!
“偷袭新安,远水难解近渴,其间变数又是极大,胜算可谓极低。所谓‘围魏救赵’,是咱们以偏师作势强攻唐营中军,只要诳得那两支人马的任意一支回援,咱们便主力压上,那些民夫和留下来的神武军就只能成为待宰羔羊!”
众将听罢,击掌称赞,觉得这的确是大好的机会。
不过尹子琦还有更深一步的计划。
一旦唐兵中计,就会被燕兵牵着鼻子走,等到他们发现中军遭受的威胁减弱,而民夫又遭受巨大的死亡威胁,就一定会再派兵赴援,届时可在半路上布置伏兵一支,予以劫击。三处激战,但有一处获胜,便会满盘皆胜。就算不能重创唐兵,但至少可以使得严庄与曳落河脱离险境。
尹子琦有些担忧的补充道:
“唯一可虑的是,突袭唐营中军的人马,也许就此会有去无回!”
如果要让唐兵,尤其是神武军赶到威胁,进攻的烈度就绝不能低了,必须在短时间内衣狂风骤雨之势,压得唐营喘不过气,后续的计划才有得意顺利实施的可能。
换言之,偷袭唐营的偏师,就是一支敢死之师,有去无回!
当尹子琦把其中的因由与风险一一道出,其麾下部将则人人争先。
“末将愿敢死一战!”
“末将也愿敢死一战……”
……
尹子琦十分欣慰的压了压手,觉得有这种袍泽部将,也不虚此生。
“你们都不用去,这一战,我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