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亨从来不觉得自己是个笨人,但是,在秦晋面前,他就总觉得,自己像鼓乐齐鸣时,跟不上节奏的鼓手。
“好,朕便用崔光远、韦济二人,全权负责此事!”
秦晋没想到,今日原本是来探听天子对火灾一事的口风,居然把十万降卒的问题彻底解决了,只要李亨点头答应,他就可以放手去大干一场。
这十万人都用在屯田上,等到春种结束,至少可以使关中因为人力不够而荒废的田地减少到两成以内。
如果其间再聚拢一些逃散于各地的百姓,计算再减少个一成半成的也未必不能。
“陛下明鉴!”
李亨不好意思的摆了摆手,没有接受秦晋这句下意识的恭维话。
“朕没什么明鉴的,如果不是秦卿力荐,只怕朕就要资敌了!”
说到资敌二字,李亨忍不住笑了,一连解决了两件麻烦,他心绪也明朗了起来。
见李亨笑的开心,秦晋总算稍稍放心,他就怕李亨像一张弓,绷得太紧,太久,弓弦早晚会断掉,再加上日日郁郁寡欢,只会加重,加速这种情形。
人一旦心情开朗,许多压力也自然为之舒缓。
在秦晋看来,李亨是绝对不能倒下的人。一旦李亨因此而病倒了,刚刚好转的局面将会再度败坏,而且将更甚于以往,至少一场内斗是免不了的。
南阳王李系手握两万剑南边军,未必不会生出与广平王李豫的争位之心。
而且,除此之外,李隆基还有三个儿子分别派往了淮南、江南与荆楚领兵,以抵御安禄山南下的脚步。鬼知道这些藩王会不会趁机扯起争位自立的大旗呢?
毫无悬念,只要身体羸弱的李亨倒下了,这些人一定会扯旗造反,到那时可真是漏屋偏逢连夜雨,破船又遇打头风,外有安禄山史思明叛军虎视眈眈,内有各地藩王拥兵自重,割据地方,就算秦晋再有能力恐怕也没有回天之力了。
忽然间,秦晋眼前灵光一现,觉得那个人是时候返回长安了。
想到便说,秦晋没有一丝一毫的犹豫。
“陛下,臣有建言!”
秦晋突然间又一本正经的进言,李亨不免一愣,问道:
“秦卿又有何想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