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晌之后,陈宣仁一拍大腿。
“以陈某之见,大帅未见得反对,不如姑且一试!”
陈宣仁和张通儒此时并不愿意去见孙孝哲。孙孝哲因为被部下强行裹挟掳走,到现在还怒意未消,两个人只得商量了一阵就自行定计。
“那便北渡渭水,到冯翊郡去!”
再往前走就是华阴,但城门四敞大开,原本驻守在此处的燕军早就没了踪影。,里面的百姓也不知所踪,这是一座名副其实的空城。
张通儒的建议是在这空城内修整一夜,再借机搜寻一些可用的物资,尤其是粮食。这遭到了陈宣仁的否决。
“不可,事不宜迟,既然已经定计就当即刻动身,万一被唐.军咬住,咱们又如何渡河了?”
现在已经不是深冬,河面的冰绝大多数都已经融化,想要过河就只能依靠渡船。数千人马能不能悉数过河都难以保证,更何况再携带着辎重呢?
张通儒觉得十分有理,便也放弃了进城修整的打算。
位于华阴地界的渭水渡口是附近百里河道最平缓的一段,既适合大队人马集结,也适合渡船停靠。
他们的运气不错,由于封冻时燕军尚未破潼关,因而大量的渡船都被遗弃在了岸上。这数千人马一到便将渡船推下水去,连夜准备过河。
“大帅,吃点吧,颠簸了一日一夜,再这样下去就得……”
孙孝哲狠狠瞪了张通儒一眼。
“你还当我是大帅?就和陈宣仁如此待我?”
在他看来,死在两军阵前总比死在自己人的行刑利斧之下要好上千倍万倍。
面对斥责,张通儒觉得很是委屈,现在这副局面又岂是他能左右的?难道当初朕就能眼看着孙孝哲死于乱军之中?抑或是做了唐朝的俘虏?崔乾佑是什么下场,都被看在眼里,受尽了屈辱和折磨,临了还被唐朝砍头祭了旗。
张通儒哑口无言,孙孝哲却仍有话要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