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守澄城的乃是澄城令路嗣恭与澄城都知兵马使辛云京。
说起澄城令路嗣恭在关中一带是个颇具传奇色彩的人物,此人为京兆三原人,年轻时为游侠剑客,后来一贤名入仕,先后为邺县尉、姑臧令。迁澄城令还不到两年,不想就遇到了这场泼天的大乱,更不想三辅重地也能成为乱兵交战之地。
都知兵马使辛云京出身将门世家,其父兄子弟几乎全部在军中为将,安史叛军造反以来一直在河东节度使麾下为将,后来被史思明部打的一败涂地,只得退守河东山地,与叛军周旋。恰逢秦晋攻略河东,他才带着人马一并投了神武军。
秦晋入京以后,便把辛云京部调往冯翊郡,归杨行本节制。
此时,冯翊郡各地的守军依照郡太守杜甫的命令,纷纷退守到了白水到澄城一线。为的就是避敌锋芒,以腾出足够的反击时间和空间。
从潼关也好,长安也罢,到冯翊郡北部有着不短的补给线,不但可以为长安守军分担叛军的兵力和精力,还能为冯翊本地守军减轻一部分的压力。
不过,无论是秦晋也好,还是杜甫也罢,都低估了孙孝哲心中的怨念。按照推演,孙孝哲在得知潼关后路被断以后,应该不惜一切代价夺回潼关,可万万想不到的是,他竟置潼关于不顾,疯狂的向冯翊郡扑去。
孙孝哲这一招突如其来,的确让打的郡太守杜甫措手不及,辛云京的部众分散在澄城向东到黄河西岸的离石堡一线,此时驻守澄城的人马也仅有一万人而已。
守城之战一开始,都知兵马使辛云京立刻就意识到,御史大夫和郡太守的推演出现了偏差,因为叛军竟在澄城一地就投入了将近十万的兵马,这分明是不战胜不罢休的架势。
因而在澄城被彻底围困之前,辛云京派出了数路信使急往白水和中部分别给杨行本和杜甫送去了求援信。
叛军对澄城发起了不计代价,狂风暴雨般的攻击,仅仅三天的功夫,城内守军就死伤超过三千,箭矢等物资消耗过半。照这种情形继续下去,用不上七天澄城就得被彻底攻破。
辛云京绝望的找到了路嗣恭。
“叛军势大,你我恐无生路,唯有决死一战!”
至此,他坚定了决死一战的念头,无论路嗣恭是否有心与之一同决死力战,都打算遣人破围而出,告知杜甫和杨行本,不要再派人来了,一定要调集尽可能多的人马坚守住白水和中部,否则一旦使叛军得逞,关门打狗的计划将功亏一篑。
此时,路嗣恭正在清理日间守城时新受的疮口,闻言悲沧而笑。
“壮士死于社稷,正得我所愿,与辛兄并肩一战,实在三生有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