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国忠陡而又冷笑了两声,一甩袍袖。
“好了,杨某累了,你且先回去!”
杨国忠并没有在此时掀开自己的底牌,而是在杜乾运心神俱乱之际,将之撵走了。他相信,以杜乾运的心智一定能做出最正确的选择。
……
神武军一方,经历了数次争执与讨论之后,许多人都为目下的处境惴惴不安。虽然在表面上看,局面已经平静,尘埃也已经落地。但问题的关键却是,这次兵变,天子迟迟没有指出该为此负责领罪的人。
这种担心,就像一根刺,刺进了所有人的心里。
谁都知道兵变的始作俑者是神武军,而大旗却是太子。因此,天子必然会在太子与神武军之间做出一个选择,抑或是……将两者悉数干掉!
所以,程元振一案就显得颇为重要。程元振以及杨国忠掀起了“厌胜射偶”的大案来打击剪除异己,甚至到了一发而不可收拾的地步,闹的朝中百官人人自危。现在审理此案,平反昭雪,是大得人心之举,还会让世人都知道,这两个人才是祸国乱民的大奸大恶之辈,如果能将天子的怒气和怨愤统统引到程元振与杨国忠的身上,神武军的处境便会稍有改善。
在部下的一致要求下,秦晋带着审讯程元振得来的供词,星夜赶往了兴庆宫面圣。
帛书供词轻如羽毛,但拿在秦晋的手里却有重若泰山之感。
如果天子接受了这份供词,那么扳倒杨国忠就在今朝。
不过,秦晋却早就有预感,以李隆基的性子,绝不会轻易的处置了杨国忠。然则他并不在乎李隆基的态度,他要的就是再添一把柴,加一点油,也许用不了多久,压死骆驼的最后一根稻草就会出现。
“秦将军,圣人已经歇息,请明日再来吧!”
原则上,在这种非常时刻,以秦晋这等手握兵权的重臣求见,天子除非有迫不得已的理由,一定会亲自接见。可宦官内侍的话却透着令人颇为玩味的怪异。
秦晋立时就从这位传话的宦官口中探知了天子对自己以及神武军的微妙态度。只是他早就料到了会有这么一天,如果天子还拿它当做最信任和重用的人,那才见了鬼呢。
“秦某有军国重事,耽搁不得片刻,请务必叫醒圣人!”
秦晋此时早就不是初出茅庐的小子,这次兵变让他的名字深入到宫禁中每一位宦官和宫人的心中。当然,更多的则是对秦晋的恐惧和害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