摔罢玉碗之后,李隆基就像泄了气的皮球一般,整个人都萎顿了下来,口中低语着:
“朕要知道,几日出兵,可复洛阳?”
在场三人,高仙芝、杨国忠、秦晋均默然不语,这等问题,他们谁都无法回答天子。
现在安禄山势头正盛,携辽东铁骑,横扫河北、都畿两道,坐拥东都洛阳,向南直逼两淮财赋重地,俨然已经取了大唐半壁江山。
安禄山在信中的态度看似轻挑,然则言语却极尽轻挑之能事,要与李隆基划潼关一线裂土分治,大燕与大唐从此两厢修好。
这时,杨国忠不知脑袋里搭错了哪根筋,忽然进言道:
“圣人,臣有建议!”
“说!”
“臣以为,长安各卫新军编练已有数月,何不择日集中演武,检验成绩,一较高下,亦可振奋人心士气。”
李隆基闷哼了一声,算是应允。
“七日,七日后,朕便到禁苑去看你们的成绩!哪个不像样子,从此以后就别出现在朕的面前了。”
言语已经冰冷刻薄。
秦晋辞出大明宫时,太阳已经西斜,回到禁苑驻地时,正赶上郑显礼到军中来。
突然间,秦晋心头一动,拉住郑显礼。
“军器监可会造火药?”
“火药?”郑显礼明显一阵愣怔,然后又问道:“中郎将何时也对炼丹有兴趣了?”
见郑显礼如此反映,秦晋一拍脑门,心道此时火药尚未如想象中一般普及。他在回来时的路上冒出了一个念头,何不提前将火炮研制出来,如果有了这种东西,可是战场上的大杀器啊。
说干就干,秦晋立即让郑显礼将军器监经验最吩咐的几个老铁匠连夜都召集到一起。他拿着一张粗略画好的草图,一人一张发下去,先这些人看了一阵,才又问道:
“诸位能否打造出这等物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