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还是西医吧,中医纯粹就是经验为主,是不是科学都还两说呢,怎么形式化,而且形式化的正确性怎么保证,我是一丁点把握都没有。”
“中医,中医讲究的是把人体当成一个整体,所以如果我们忽略人体的复杂结构,把他(她)当成黑箱来处理的话,是有可能得到哥德尔可以理解的形式系统的”
“西医,西医更接近科学,而且西医的领域划分非常细,我们可以专注在其中一个领域,这样的限定领域,对于哥德尔发挥自己的特点,是很有好处的。”
涉及到具体的方向,跟整个社会一样,对中医和西医的争论立刻就开始了。
让他们争辩下去,估计一整天时间都不会有一个结果的。王一男只得出来和稀泥。
“我们先放下路线的选择,如果哥德尔针对中医进行形式化的话,应该是将病人作为一个黑箱对吧”,
“然后是中医的经典理论是一个基础输入,中医诊断利用的症状是另一个输入,我们暂时不考虑针灸和中医物理疗法,那些更没谱了,只考虑药物,中医的药物作为第三个输入”
“然后治疗的最后的效果就是这个黑箱的输出”,
“这样简化,理论上是可以将中医理论形式化的”
“不过需要海量的病例,也就是足够的训练样本,用于训练哥德尔系统的神经网络”
王一男的分析很到位,大伙同意将这个技术方向,作为哥德尔的一个备选方向。
”如果西医的话,没办法这么简单的将病人作为黑箱处理了“,王一男说,
”西医的领域实在太细,太专业,这既是好事,问题领域的限定,有助于哥德尔解决问题。同时也是坏事,我们在形式化问题的时候,难度将直线上升。“
”大概来看,诊断就算了,这个范围太大,也有太多经验的成分,我光想想就觉得一头雾水“
”药物应该是一个方向,特别一些新概念的药物,比如说针对特定靶点的药物“
”但是药物的研究是超级花钱和花时间的事情,我们独立做不现实,哥德尔可以起到辅助作用“
孙伟举手补充到,”医学我略有涉及,之前fpga芯片也有医疗上的应用“
”我觉得医疗设备也是一个不错的方向“
”嗯“,”很好“,王一男说,”我再补充一下,我们可以定位在辅助性质的,或者诊断性质的医疗设备上,这样面临的风险和相关认证的压力会小很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