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八格格党>>大唐之绝版马官> 第1336章 初四开朝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1336章 初四开朝(3 / 6)

江州刺史由御史中丞王盛泰出任。

这个王盛泰众人又很熟悉,他原是工部的水部郎中,随皇帝参与了泉州赈灾之后,曾经升了一阶。

没想到这一次,王盛泰又要跑到江州主政去了。

江州是中州,王盛泰不出意外的、将由正五品上阶,再到正四品上阶,一步跨了四阶!

如果一位亲王去江州可能很失落,但王盛泰——这次人们真有点忌妒了!

赵国公坐在那里静静地听着,王茸和王盛泰既不属于自己这一伙,也不属于江夏王那一伙,不过这二人品阶升得虽快,任地却并不令赵国公看好。

那里全都是江防要地,也许一场大水、一次决堤,便能冲下去个三五阶。

他在等两个人的去向,一个是吴王李恪,一个是他的老儿子长孙润。他要看看这两个人到底要任去何地。

岳州刺史年高致仕,由扬州长史褚惟春接任。

这是个平级调任,大都督府长史和上州刺史都是从三品,但刺史却是主政一方,比长史好看多了。

人们听出来了,沿江三座州府新上任的主官,都是参加过去年泉州海灾赈济的。他们不是关陇的人,也不是山东的人,更不是辽东的人。

随后的委任又印证了他们的判断,原泉州长史赵昌贞,迁任庐州刺史。

皇帝在上边听着李治一个个往下念,看着底下江夏王和赵国公的神情。还行,两位打头的老臣看起来还算平静,坐在那里连身子也不摇一摇。

说明这几个人的任用,没有明显令他们吃惊,吃惊也不好表现出来。

王茸、王盛泰、褚惟春、赵昌贞这些人都是立身很正、未见有什么派系,且长期任劳任怨的官员。

皇帝早已猜到,这些人因赈济泉州海灾而为人所知,任地又是沿江州府,不论是江夏王爷,还是他的舅父赵国公,都不会站出来明着反对。

且不说反对的成效占几成,关键是,反对也不能制衡到彼此,反而有可能将他们反对的人,也推到对面去了。

搞个平衡、见缝插个针就能多么容易?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页

八格格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