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不上“不成功便成仁”的悲壮,但无论是否成功,江烨都会是他最后带的一个艺人。
和江烨合作以来,他越来越欣赏在江烨身上这股劲头,这种在当今娱乐圈里十分罕见的匠人精神。
他十分期待,天赋加上后天的努力,在他的帮助下,江烨能走到哪里?
“我没关系,”苏慢笑道:“倒是你,是不是该给陆松打个电话致谢。送曲谱过来的助理说,老师没有等到你的消息。”
江烨一怔,道:“我没想过。”
收歌困难时,他也想到过陆松在最后一节课上时,对他释放出的善意。
在他在微博上晒出《奇迹闪闪》音乐那张获奖证书时,就有人攻击他的旋律和编曲方式,也有人质疑奖项的含金量。
这些人,可能是单纯的黑也有可能是看他不顺眼的人买黑。
总之,江烨心里从来就没把这些言论放在心上过。他不可能让所有人都喜欢自己,而那些带着偏见和目的而来的人,总能找到岔子。
让这些言论平息的,正式当初陆松在课堂上对他这段作曲的点评。
有人录了视频放出来,才让那些抨击作曲的人闭了口。
因此,江烨对陆松除了敬意之外,心怀感激,压根没有想过要求助。
他的血性被这种联合起来的刻意打压激发出来:不就是没有好作品吗?我自己写!
没想到,陆松会在他没开口的情况下,主动给予帮助。
“陆老师。”江烨拨通了陆松的电话,尊敬问候。
在娱乐圈,“老师”这个词是敬称,对前辈对长辈对幕后的工作人员,这样称呼准没错。而对陆松,这个称呼则实实在在有一份老师的意思。
陆松在电话那头笑了起来,道:“是江烨啊!你这个孩子,倔的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