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历史上,李治很受宠爱,是因为长孙皇后离去之后,虽然由于韩元的插手,长孙皇后非但没有离去,而且越来越健康。
但是这并没有影响到李治受宠,他是嫡子中最小的一个,不但李二宠爱他,就连长孙皇后也是异常的宠爱。
贞观七年,李治被李二封为并州大都督,但是却允许他不前去封地上任,可以说这份恩宠无人比拟。
“雉奴下学了?”李二对着李治招了招手,示意他过来。
李治很是乖巧的走到了李二的身边,点了点头,“孩儿今日读了孝经。”
“好啊,孝敬,百善孝为先,那你认为此书之中什么事最重要的?”李二摸着李治的脑袋,笑呵呵的问道。
李治听到这话,那稚嫩的脸上露出沉思,然后一字一句的说道,“孝道最为重要,幼年侍奉双亲,长大后侍奉君王,最后达到修身养性的目的。君子侍奉君上,到了庙堂之上想着为国尽忠,退居在家的时候想到是劝谏君主的过错,纠正其恶。”
此话一出,李二顿时摸着胡子笑了起来,一脸笑容的说道,“好啊,你能懂这些阿耶很欣慰,你如果按此行事,完全能够事奉好父兄,做好臣子了。”
“孩儿知道,阿耶,姐夫什么时候回来,孩儿听说姐夫是大唐最聪明的人,孩儿想跟着姐夫学习。”李治听到李二的称赞,不但没有兴奋,反而是一脸郑重的问道。
那模样看的李二心里跟吃了蜜一般,他抬起头稍加思索,“不过数天,你姐夫就回来了。”
“你能这么想阿耶很欣慰,你姐夫的确是大唐第一聪明人,胸中学问更是很不可测。”
“你看无论是房伯伯家的还是你杜伯伯家的,还是你表哥,他们都是从你姐夫哪里学习的东西。”
“虽然你姐夫的东西在别人看来是离经叛道,可却对于朝廷有巨大的推理。而他们不过只学了一门,就有如此成就,你若是学习一门,成就定然高过他们。”
李治听得双眼直冒金光,就如同发现了一座宝藏一般,他抬起头认真的望着李二说道,“阿耶,孩儿不要学一门,孩儿要学完!”
“哈哈哈,行,学完!”李二听到李治这话并没有当真,但是还是笑的合不拢嘴。
“去吧,你先去拜见你母后,阿耶要和大臣商量一些事情。”李二看见房玄龄等人走了进来,便摩挲了一番李治的脑袋,给他整理了一下散乱的头发,拍了拍他的肩膀说道。
“儿臣告退。”李治恭敬地对着李二行了一礼,在路过房玄龄等人时候,也行了礼。
李二则是笑眯眯的望着这一幕,他最喜欢的就是看见自己的儿子懂礼仪相亲相爱。
房玄龄见到李治离去之后,笑着拱手道,“晋王有贤王之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