虽然孔颖达人老有些固执,可单单是这一份心意就无人能及。
看来真的需要在留出一面专门用来讲授文学了。
“说吧,你想要做什么?”
“其实晚辈和魏大人创立了一家报社,目的就是传达朝廷政令之类的,可是晚辈思来想去还是觉得应该留出一面用于教学和发表文章,具体是这样的......”
随着韩元的讲述,孔颖达也渐渐听的入迷了起来,脸上先是迷茫,随后是震惊,最后则是大喜。
按照韩元的说法,他会专门留出一面用来崇文馆教授讲授经义心得,这等于是说是扩大了教学的面积,让更多的读书人受到恩惠。
而且还会留出一些位置专门用来征收文章和诗词之类的。
而且对于这种东西,没有固定的要求,只要对天下有益,他们就会择优录取,甚至能被选中登上报纸,报社都会发放一笔不菲的润笔费。
这简直是造福天下读书人啊!
先不说崇文馆的教学之类的,单单是这种征文就足够让无数的读书人争破脑袋了。
读书人为什么会不断的四处游历,参加各种各样的诗会?
目的就是为了寻找属于自己的伯乐,不然他们也是空有一肚子锦绣才华,也只能埋没在世俗之中啊。
对于那些读书人为什么一个个低三下四,托关系,四处投卷?
还不是为了能够得的那些权贵名门望族的欣赏,能够一鸣惊人么!
说到底不还是为了入朝为官,名留青史么!
家中稍有资产的士子虽然轻松一下,可更多地是那中贫困潦倒的士子。
他们为了这个,甚至不惜节衣缩食,更有甚者为青楼女子写诗写曲,赚去钱财。
他们就是为了赚取钱财用来参与各种活动,为自己扬名。
而现在韩元竟然出手创办了一家报社,专门留出一面给他们扬名立万的机会,什么无需任何费用,还倒贴钱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