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上八点多, 乔纳庄园的前庭处,灯火通明。
华父搬了个躺椅过来,舒舒服服的躺进去。
沈佳儒把一楼客厅中的老人沙发拽到边上, 身体陷进去, 惬意的姿势太适合读报。
钱冲几人也搬凳子的搬凳子, 准备饮料的端酒满杯……
一群人忙忙碌碌的摆阵, 折腾了十几分钟,大家才找好自己的位置, 摆好自己的座椅, 确定手边有酒, 然后找到最舒服的姿势坐定——
‘读报会’终于要开始啦!
这到底是一场对华婕作品的彩虹屁盛宴?
还是审判?
亦或者是毁誉参半的理性讨论?
请拭目以待。
最先为我们读报的,是声音好听,人还好看的沈墨同学。
少年歪躺在巨大的圆椅中, 双脚’交叠搭在椅子拱形的扶手上, 举着手中的杂志,一边阅读法文杂志,一边为大家翻译。
他的声音低沉,含着少年音的清润,和步入微熟的沉浑:
“……被随访的参展群体, 他们有的是坐格子间的金融白领, 有的是电话接线员, 有的是最平凡的office女性, 有的是忙碌于客户和老板之间的高收入商务……
“1欧元1张的《火热的少女时代》票价, 对他们来说只是一盒香烟,打一次车, 吃一个面包的价格, 这样一笔钱, 能换来几个小时的愉悦享受,是绝对值得的。
“……相同点是,他们每天往返于家、公司、学校、饭店或酒吧,每时每刻抬头看到的都是天花板,各式各样的天花板,高的矮的,就那样一块儿大,是困住他们的盒子盖。
“……25欧元的《凡尔赛双年展》中,抬头看到的是蓝天和鹰,云和星;望远看到的也不是老板的办公室,而是羊群和天草辽阔的天地尽头。
“那种体会,像是从锁着他们的盒子里,打破了一扇窗,得意将头伸出去,喘一口气,望一望外面的世界。”
“……”沈佳儒听着杂志上描绘的巴黎市民眼中的华婕的画作,心里涌起一种感慨。
时势造英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