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父觉得自己可能不是一个很称职的父亲, 当站在女儿的个人画展中,他希望他能看懂女儿的画,但他只能看的出漂亮。
颜色好看, 图案好看,就……挺美的。
他都不能好好的吹一吹闺女的画,真是太惭愧。
可他又觉得, 自己是个很幸福的父亲。
来来往往如此多的人,穿的那么光鲜,据说有的人随便拎的包包都要好几万,来时开的车要上百万人民币……但无论他们多有钱, 地位多高, 来这里,都是为了看自家闺女的画、买自家闺女的画。
他们老华家的女儿!
别人来华婕的《火热的少女时代》,感受到的都是艺术的熏陶, 美的享受,和对人生对情感的共鸣与冲击。
老华同志感受到的却是……我闺女真厉害啊,真牛啊,我好骄傲啊,我能养出这样的女儿可真强啊……
虽然显得不那么有文化, 可在红岭艺术馆里, 他的幸福值却可能是最高的。
相比之下, 华母可就比华父有艺术天赋多了。
站在《上海田子坊》画作前, 华父赞的是‘牛b!’,华母说的却是‘这一片投射进田子坊街巷的光, 可真漂亮~’。
站在《老父亲的手》前, 华父说‘我的手诶, 牛b!’, 华母却拉起丈夫的手,轻轻摩挲了下,夸赞道:
“劳动人民的手,支撑起我们这个家的手,顶梁柱的手。
“女儿把对你的情感和赞叹,也都画到画里了。”
如此对比几轮下来,华父心里就有点不是滋味,这样一来,他以后在跟妻子争论‘闺女的艺术天赋到底遗传自谁’时,岂不是优势尽失?
他开始绞尽脑汁,想要说出点干货来,显得他像是一位艺术家父亲的那种话。
结果,直到离开红岭艺术馆时,他也没能组织好语言。
坐上沈墨的车,一路穿过巴黎街市,他甚至都没有心情看风景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