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个时辰后,金子和根生就已经兴奋的光着脚冲向了长辈们和大海。
方圆儿记着山林几个说起,要在京都开个海鲜铺子。
要知道,这里离得京都,足足将近三千里。
干鲍,干贝,海参等上等干活,由商贾们运到京都。
其中的利润几乎能翻到一百倍以上。
但即便如此,做这个生意的商贾也不多。
因为实在太远了,路上足足要走三个月,万一有个好歹,兴许小命就要留下了。
这么多年,也只有府衙那边往宫里进贡的时候,出动府兵,才能多捎带十几二十车货。
若是能在京都开个铺子,不卖扎眼的新鲜鱼获,就是干货,也是一本万利。
但想法是好的,方向也不错,具体卖什么,总要琢磨一下。
既要有传统的干货儿,也要有些新奇东西镇铺子。
方圆儿把家里老少交给方玉,然后就带了日升三个,把他们选种的东西,挨个看了一下。
别说,还真让她找到一个好东西。
但不是吃的,而是用的。
本地有一种鱼,几乎全身透明,个头不大,没什么腥气,喜欢成群结队在近海出没。
渔民们捉了这种鱼回家,熬成粘稠的胶水,糊窗子之类当浆糊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