戚玉秀看着瘦的风一吹就不见了的女儿,不由分说的将一个饼子塞到她的小手儿里,说:“家里有多少东西我不晓得吗?你吃你的。”
小宝珠摇头,不要。
“我是当妈的还是你是当妈的?你不吃东西哪有力气干活儿?赶紧的,别惹我生气。”
小姑娘看看妈妈,又低头看看苞米饼子,她忍不住又吞咽了一下口水,想了想,说:“那、那我吃一半儿好了。”
她立刻掰开饼子,把另外一半儿递给妈妈,说:“我干活儿少,不饿的,妈妈多吃一点。”
说完,一口就咬在了苞米饼子上,嘴角翘的高高。
苞米饼子,好实在哦。
她眼睛弯弯,说:“真好吃。”
随即小手儿又戳了一下哥哥,说:“快吃呀。”
娘仨儿苞米饼子就吃成了珍馐美味,表情格外的满足。村里绝大部分人家都吃的比他们好,田二家的远远的瞄了一眼这边儿,冷哼一声,夹了一口带着油水儿的菜,心中熨帖了一点点。
那种穷鬼,她不跟他们一般见识。
别看田二家的背后说人小话儿,甚至感受了一下“自由飞翔”与“腾空落地”,但是要说起来,她可还真不敢去找茬儿。别说她不敢,村里任何人都不敢。
正因为不敢,他们才只会背地里嘀咕人,找找优越感。
他们背地里嘀嘀咕咕,却不知道,别人也背地里嘀嘀咕咕他们呢!
虽说双抢很累,但是越累,反倒是越想找点八卦乐子,几个新知青看了一出大戏,也凑在一起嘀嘀咕咕:“咋回事儿啊?”
“啥扫把星啊?”
“这挨打了就那样了?我还以为那个田二嫂子多厉害呢。咋咋呼呼的,闹了半天是个绣花枕头。”
“那个田大嫂子也奇怪啊,别人都那么说她,还跟没事儿人一样。这孩子打架她倒是冲上去了……”
新知青是不晓得个一二三的,可是啊,老知青晓得啊。
知青点负责人叫蒲南,是第一批下乡的知识青年,已经在他们这边待了两年多了,比旁人知道的多一些,眼看大家议论纷纷的看上了他。他咳嗽一声,压低声音:“田大嫂子有一只耳朵有毛病,距离远一点,她听不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