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且很多官员都加入过多个派系,有的甚至同时加入多个派系,在各个派系之间见风使舵、跟红顶白。
所以能够成为贾府座上宾的人,基本上都有结党的经历,对贾琏建立派系也都非常赞同。
另一方面也是因为大家都还不知道贾琏居然“胆大包天”地准备公开建立派系,还以为贾琏建立的派系和以前一样,都是暗地里心照不宣的搞活动。
党这个字在古代的封建社会可不是什么好词,繁体字里面“党”字上面一个“尚”字,下面一个“黑”字,意思就是说“党”就是尚黑的意思,崇尚黑暗能是好词吗?也说明了结党只能暗搓搓的搞。
大华的官场上,大家结党营私都是心照不宣,像贾琏这种直接试探在很多人眼里显得不成熟。
不过嘛,贾琏毕竟未满二十岁,年轻人嘛,稍显幼稚也情有可原。
贾琏连续两个月每天平均会见十个人,总共见了六百多人。
通过现代化的暗中面试,贾琏从中选出二百多人在未来组建自己的派系骨架。
这年代,能够当官的基本上都是精英,所以选取的比例还是很高的,达到了三选一。
尤其是江南一带,贾家本身就出自金陵,自从定居京城以来,宁荣二府一直都是金陵会馆和江南会馆的主要赞助人,江南一带进京赶考的学子都能在两个会馆里面免费吃住。笼络了不少江南士子的人心。
江南一带向来是科考重地,大华建国以来除了多少进士,基本上都在科考的时候受过宁荣二府的恩惠。
这既是贾家的人脉,也是历代皇帝忌惮贾家的缘由之一。
江南、金陵一带的官员进京也经常来贾府拜访,贾代善和贾代化武将出身却积极主动向文官靠拢,所以对文武两方面的大臣都能说得上话。江南一带的官员遇到麻烦,他们都热心的协助处理,又一次笼络了大量的人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