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公关原则,像这种无妄之灾吧,最好是等它热度自行散去。
前两三次,工作室也的确是这么做的。
结果你猜怎么着?
等热度好不容易降下去了,就立即会再出一次事,将所有视线再拉回来。
这么一来一回,多搞几次,哪怕是个路人现在都知道——
有个明星叫褚长生,这人啊,就跟命里带煞似的。他自己倒是没出什么事,但是总无端端地害别人。
褚长生流量是高,商业价值是大。
但是也没有哪个品牌敢继续冒险用他。
试想,品牌斥巨资签下褚长生。
特意在各大地标性建筑投放广告,收益都还没瞧见,广告屏就炸了,而且还造成人员伤亡。
就这损失,有哪个品牌能够扛得住?
褚长生现在是舆论和商业价值暴跌,两方夹击。源源不断冒出来有品牌要与他解约,光是提出来的违约金足够他头疼。
“小李总啊,咱们可以慢慢商量嘛,之前品牌想要转型,找到长生,长生很好的为你们完成了这个KPI。现在这种事情,谁都不想的,而且也不是长生的问题。
看在之前的情分上,再给一点时间行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