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即便如此,在宫变发生之后,李轩在蓟州镇也没能做到如臂指使。在他回师京城的途中,可谓是阻碍重重。
“这些北方将门对你我君臣怨气深重,已经彻底失了为臣为将的本分与底线。朝廷若做姑息,只会让他们更肆无忌惮。
这些人今日能为一己之私,冒险支持正统帝复辟,日后你能保证他们不会再做出什么胆大包天之事?这种情况下,我怎敢放心领军出征平叛?”
“轩郎你说得对。”虞红裳的目中现出凝思之色:“如果不能真正掌控住蓟州,大同,宣府等镇,建灵帝就是前车之鉴。”
太宗靖难时,建灵帝与太宗之间的兵力差距达到三十倍以上。
可其时卫所军真正愿意为朝廷死战的都不足一成。
这是因太祖晚年大肆诛戮功臣,建灵帝又重用文官,这使得朝廷对卫所军的掌控力降低到极其微弱的层次。
当时的地方卫所将领大多都同情太宗,或是消极怠战,或是直接投靠太宗。
“即是如此,那么轩郎的手段就该更果决一些,不能给他们反应过来的机会。”
她心里则暗想,这桩事还是得由内厂与绣衣卫出手。
轩郎是一身浩气琉璃的正人君子,他虽非是那等可欺之以方的腐儒,通晓权变。可他对朝廷法度与规则,还是看得较重。
问题是这种时候,哪里还能讲什么规矩,讲什么证据?
尽快将这些北方将门的亲信党羽拿下,清肃他们在边军的势力才是正理。
如果不能将这些人尽快除去,确实是他们的莫大隐患。
李轩不知虞红裳的想法,他袍袖一拂:“自当以雷霆霹雳之势!”
此时他的四万神机营镇守于京城,于杰的十团营与三千营,就驻扎在大同。
蓟州,大同,宣府等地无论是哪个方向出问题,都可迅速讨平。
只需这最重要的三镇稳固,其余辽东,固原等镇,都是旁枝末节,于大局无碍。
“还有一事,”
虞红裳此时又将一封符书,送至到李轩面前:“这是绣衣卫的信报,说是沂王虞见深已经潜逃至陕西。他一人匹马入城,说服陕西总督助他起兵,在短短三日内,攻略了周边众多府县,聚兵达十余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