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是后来,里德转行去练习110米栏项目,而这并不是牙买加所擅长的项目,此前牙买加人在这个项目了连一枚奖牌都没有获得过。
这种转行也让里德承担的巨大的压力,在牙买加,短跑在体育运动中的地位无可取代,毫不夸张的说,牙买加最棒的运动员都去练习短跑。一名运动员若是离开短跑,去从事别的运动,仿佛是在告诉所有人,自己不够优秀,能力不足以留在竞争激烈的短跑运动当中,所以才要去尝试别的运动。
这就像是在战场上,最出色的战士会待在最前方的战壕里和敌人交锋,而作战能力低下的人,大概只能做一些后勤之类的工作。当然后勤的工作也非常的重要,但是当战争来临的时候,大部分的军人还是希望可以上阵杀敌,而不是在后方种种菜养养猪。
如果里德一开始就是一个110米栏的运动员,那情况还好一些,但里德是由短跑转为110米栏,这就让他承担了更多来自外界的压力。总会有人觉得,里德像是一个失败者,灰溜溜的离开了短跑运动,然后来到了一个竞争相对不那么激烈的110米栏。
“为什么你不继续练习短跑,而是转行去了110米栏?”这是里德听过的最多的一个问题,他也不想听到这种问题,或许在里德看来,这并不是一个问题,而是一种质疑。是对他选择110米栏的质疑,也是在对他能力的质疑。
失败者做任何事情都是错的,失败者做任何的决定都会遭受到质疑。
里德并不想成为别人眼中的失败者,他要打破别人对他的质疑,所以他需要这枚奥运会的金牌,他要用这枚奥运金牌向全世界证明,他选择110米栏这条道路是正确的。
……
第九个栏,法国选手巴库斯追上了里德的步伐。
“为了这枚金牌,我已经等了八年了,我是不会拱手相让的!”巴库斯露出了决然的表情。
奥运会决赛的八位参赛选手当中,巴库斯绝对称得上是一位老将,而这位老将的经历,也的确比其他选手丰富的太多。
青年时代的巴库斯,被誉为是110米栏的一颗新星,也被看做是法国乃至欧洲110米栏项目的希望。就连巴库斯自己都觉得,他的未来必然是一片的光明。
然而当巴库斯真正的进入到国际赛场上时,他却发现自己所要面临的对手是那么的强大。不仅仅是世界纪录保持者林飞翔,几位美国选手的实力也在他之上。
那个时候的巴库斯不断的在自我安慰,自己还年轻,还有很大的成长空间,还会继续进步,世界冠军、世锦赛冠军,又或是奥运会金牌,那只是迟早的事情。
在林飞翔受伤的那两年,也是巴库斯崛起的两年,他数次跑进了13秒以内,对于男子110米栏来说,这是世界冠军级别的成绩,而巴库斯也拿到了几个国际田联大奖赛分站冠军。只不过类似这种大奖赛的分站赛,含金量方面远不如田径世锦赛或者奥运会。但可以肯定的是,巴库斯进入到了自己的巅峰时期。
只不过运气并不站在巴库斯那一边,也就是在那一届田径世锦赛上,刚刚进入到巅峰事情的巴库斯遭遇了伤愈归来的林飞翔,面对世界纪录保持者,实力的差距巴库斯毫无悬念的败下阵来。
巴库斯当然不知道,这一切就是教练区那位美国队主教练李戴所造成的,如果没有李戴帮林飞翔康复,林飞翔也不可能成功复出,又一次的统治了110米栏项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