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我前几日练拳时,发现一个有意思事情。如果把燕青拳腿法“跳、缠、截、挂”,和廖家拳二十四路,前六路的拳法,结合到一起,会发生新的变化!”
说到这里,吴植退后两步,放缓手上和脚下动作,先是比划起廖家拳招式。
“师傅,像我这样,对敌前拳运拳,近肘切身靠,近用肘远用手,看起来和你教的,都是一个套路范围,对吧!”
盯着眼前招式变化,廖有铮点点头,承认了吴植观点。
“师傅,你再仔细看下,如果这样呢?”注意到廖有铮神色,吴植轻声一笑,手上动作招式,突然有了新变化。
廖有铮盯着吴植动作,从起初面露疑惑,到突然目露精光,神情写满惊讶和恍然。
燕青拳又名迷踪拳,吴植当日击败姚朝峰后,让他选择的拳谱,廖有铮是知道的。
他怎么也没想到,迷踪拳的腿法,和廖家拳前六路拳法,分散组合一起后,不但具有内家拳,内避化气、弧形走转之势,还兼顾了虚实自然,套路中有变之能。
看着腾转挪移,用另一种全新方式,诠释廖家拳内里的吴植,廖有铮不禁感慨。
将各家各路拳法,汲取所长糅合到一起,只要是习武之人,但凡有所成就的,都会朝这方面考虑,自己也不例外。
只是说起来简单,做起来太难。各路拳法组合,并非简单一加一,就能等于二。
不同门派拳法招式,都有各自理论支撑,拥有一整套完善套路体系。如果贸然加上,非但拳法威力不会提升,反而会逼迫自己,陷入到怀疑人生怪圈。
即便是万幸做到了,招式组合一起这步。可实际对敌变化中,很容易被对手,看出套路变化端倪,有针对性进行破坏。
如此一来,反而弄巧成拙。
“咦,不对!”随着吴植向下演练,廖有铮突然发现,眼前的廖家拳招式,和自己出手不一样。
招式之间衔接变化,如同羚羊挂角。从出手动作来预判,根本无迹可寻。竟然真正达到了,廖家拳法中,无以外相,虚实自然地步。
想到自己身为创始人,在廖家拳招式理论研究上,竟还没有弟子深入,廖有铮不由苦笑。
“自己这位弟子,不能以常人眼光论之,还真是天生练武奇才!”
对吴植实力突然进步,他总算得出了结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