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好,你问问对方,这里有没有皇帝,或者是首领,告诉他,咱们来自大明,特来交流一番。”
“好,没问题。”
使者扭过头,用着大家陌生的语言开始与对方沟通起来。
关内男子似乎没有丝毫恶意,双方开始交流起来。
这是大明与关内之人第一次正式的交流,打开了一个新的天地。
大明境内,天命元年十月。
《春秋左传》云:国之大事,在祀与戎。
祭祀不仅是对祖先神明表达敬意,感恩恩德,也是教化万民,维护伦理纲常之举。
作为统御天下的皇帝,朱训樘的任务更加繁重。
十月十八日,朱训樘于京城之南寰丘,以建国祀天。
祭坛周围设日月星辰四坛,外围设五岳、五镇、四海、四渎、风云雷电、山川、太岁、天下神祗
祭祀分为三个阶段,第一,准备阶段,祭祀前十日始,命大臣三员到牺牲所看牲,皇帝亲自省牲;太常寺进斋戒铜人;
朱训樘谒太庙报告以建国日祀天,请皇祖配帝侑神;
在奉天殿集合百官受誓戒传制;准备祭时所用的亲填御名的祝版、玉帛,由太常寺送至天坛;
祭前一日设法驾卤簿;皇帝再向太庙报告将出宿斋宫;皇帝乘舆至圜丘阅视坛位,阅圜丘上陈设的由皇穹宇请出的上帝、配帝、大明、夜明、星辰、云、雨、风、雷之神版及神牌;各神位前按等级摆放好犊、羊、豕、玉、帛及登、簠、簋、笾、豆、爵、尊、篚等供品及祭器。
是日三鼓(约为子时)先燔柴,然后为迎帝神、奠玉帛、进俎、初献、官员读祝文、亚献、终献、饮福酒、受胙、撤馔、送神、望燎。最后将祝版、帛、馔送至燎所焚烧。
以上每一礼节进行中均有中和韶乐奏乐,并有文、武舞士各64人跳舞。
祭礼后皇帝再诣太庙报告礼成,百官随至殿行庆成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