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一餐饭吃了一个时辰还多,虽说期间因为说起杀人的事儿发生了一段小插曲,总体来说还是宾主尽欢的。
吃罢了晚餐,又闲聊片刻,常知县就起身告辞了。他是高原县的坐堂官,没有万分紧要的事情和公务,夜间也得坚守岗位。
他今天也算不虚此行,作为一省布政使所辖的初级官员,和自家老大同桌把酒言欢的机会其实并不多,还能得一两句夸赞的就更是少之又少了。
刘同知和张玉也一起告辞,张玉同样是晚上不能无故离岗,刘同知则是不方便赖着不走。大家都能看出来,郭资留下来是有事的,谁能那么没眼力见儿。
郭资留下来的确有事,詹闶带来的东西里边,算法和历法还好说,但草原上的情报就太重要了。以刘同知等人的级别,还远远不到参与进来的程度。
另外就是詹闶,他也有那三件事之外的话要和郭资交流。最主要的就是救回来的那五百多宝昌县难民,如何安排这些人,也是一个关键。
就在詹闶的帐篷里,只剩下他和郭资两个人,外面沿帐篷四周每隔十米安排一个绝对听不懂汉话的色目仆人,禁止任何人靠近。
詹闶先是拿出一厚三薄的四本册子放在桌上,左三右一分开了,开始逐个介绍:“这本最厚的是关于历法的内容,最薄的这本是一些算法的精要;次厚的这本是贫道纪录的草原各势力详情,还有一些大致的地图。最后这本是文字参照解译,我教自有一套文字系统,与传统文字略有差别,都可以参照这本进行查阅。另外就是,我教书写方式自左向右、由上及下,在书写时就做了断句,没有任何阅读困难,也不会有断章取义的风险。断句所用的符号,叫做标点,在这本参照解译中都有解释。”
郭资先是惊骇于亲眼见到传说的神仙手段,愣登了片刻的时间,然后才拿起其中一本来翻看。
一个个蝇头小楷排列整齐,大小一致,字迹清晰,且断句分明,看着就让人很舒服。尤其是这用纸的质量,厚实而有韧性,虽然不够精美,却足当得起一本好书的评价了。
不论在任何时代,字都是一个人的门面,越是印刷技术不发达的时候,这一点就越是重要。郭资也希望能通过字这个渠道,在另一方向上对詹闶进行了解。
拿起那本草原概况翻开,字体变大了一些,排列没有之前那本整齐,但同样是断句分明。明显的手写痕迹和红黑双色手画地图上的各种标注,还有字迹相同的涂抹修改痕迹,也能证实这的确是逐渐记下来的。
现在不是辨别消息真假的时候,郭资个人也没那个相应的知识储备,但夸一夸詹闶还是可以的。
把册子合上,啧啧嘴道:“道长一笔好字呀,不知使用什么笔书写,能做到这般细致和清晰?还有贵教这种书写的方式,与在下曾听说过的一些色目人书写方式颇为相似,这其中可有什么区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