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灿辉和徐连盛都不太理解龙铭一的这种操作模式。这两人约了龙铭一在一起喝茶。龙铭一不是那种畏惧困难的人,他们希望了解龙铭一的想法。
茶室内的气氛有些压抑。王灿辉很中立,甚至有些偏向龙铭一,而徐连盛有些暴躁。龙铭一泰然自若,完全忘我。
王灿辉见茶艺师泡好茶,就让她出去了。
“铭一,这是为什么?”徐连盛问:“这对你是个机会。”
从徐连盛上桌以后,龙铭一就猜了。王灿辉要帮忙的那个人就是徐连盛,而徐连盛要帮忙的人,真正受益人。龙铭一就不想知道了。但让王灿辉动心的,肯定不是一般人。
“铭一。”王灿辉说:“我们是非常信任你的,只是想知道个所以然。”
“这个地方,谁做谁倒霉。”龙铭一说:“我的团队想不出来方案。这是实话。张书剑那边的大修方案勉强通过,可不是百姓需要的方案。”
张书剑最后也没有拿出可行方案,只有这个修路、修楼、修设施的方案。
“他们需要什么?”
“平衡。”龙铭一说:“这里面涉及到搬迁、再就业、生活环境等问题。张书剑的办法不失为一个可以暂时有效的办法。但是好景不长。”
王灿辉说:“铭一你就直说吧。”
龙铭一说:“张书剑提出的是要收物业费。这本身是应该的,可问题在收多少合适。前期修道、铺路、修葺房子外围,都是要钱的。实地调查的时候,我看有好几个阳台摇摇欲坠,有些已经塌了。修葺这一大笔钱,张书剑是收不上来的。他得自己掏腰包。”
徐连盛想了想问:“然后呢?”
龙铭一说:“我见了那里的一个人,他说的一件事让我很认同。‘平衡’。有人家换了新阳台,有人家的房子修葺了……”
徐连盛点点头,“其他人会不满意的。”
物业费都交了,凭什么他们家的要修,我们家的不修?是因为不够破?四十年的老楼,多少都会破损的,只不过是程度不同。到时张书剑拿着钱修,还费力不讨好。因为你收了物业费,就得做,至于是不是合同内,没人管的。不修?就去找你要,找你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