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鱼进来掌灯,赵学尔对如鱼道:“去让不为准备准备,晚上出府。”
如鱼没有立即去传话,犹豫着道:“女公子,我觉得刺史说得没错。”
“若是咱们赵府搅进了太子被劫之事中,一旦有个意外,陛下的怒火不是刺史丢个官职就能解决的。”
“何况刺史这次看您看得特别紧,光是求安居门口就有四个护卫守着。”
“别说不为打不过,就是她打得过,惊动了院子外面的护卫,您一样出不去。”
赵学尔转身看向如鱼,小时候她与赵学时跟着夫子读书,如鱼就在一旁伺候笔墨。
如鱼从没有正经读过一天书,却能把夫子教的课业听个十之八九,可谓十分聪慧。
后来赵学尔私下插手承州政务,许多事情她不方便出面,便让如鱼去办。
州府的官员们众多,并不是所有人听见她的名号都会言听计从,但如鱼总有办法把她交代的事情办妥,可见如鱼是很通机变的人。
也许是因为婢女出身,如鱼很会识时务,行事十分内敛,在赵学尔面前向来恭敬,从不故意耍小聪明。
此时连如鱼都出言反对赵学尔的决定,可见在别人看来,赵学尔的做法有多么的不明智。
可即使所有人都要反对,她也必须这样做。
赵学尔道:“你只管去叫不为就是了,我自然有办法出去。”
“至于我的去向,若是有外人问起,就说我去了别院休养,不要泄露了我的行踪,这样就算我行动失败,也不会连累赵府。”
如鱼焦急道:“您去萦州找董重,那里那么多官员,那么多将领,他们都会知道您参与了此事,哪里是我想瞒就瞒得住的?”
赵学尔道:“我去萦州,不找董重,我找费威。”
她白天儿之所以让赵同去找董重,是因为李复书被劫持之事一直都是董重在负责与费威对接处理。
如今她自己去萦州,既没有官职,又是女子,想来她的话不会得到董重的重视。
既然如此,她不如直接去找费威谈判,好歹少了说服董重这个环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