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就造成了苏丹是奥斯曼土耳其的属地埃及的属地,这一拗口的关系。
1882年后,英国军队占领并控制了埃及。
之后的英国势力,沿着尼罗河向着位于上游的苏丹扩张。
这次起义声势浩大,波及整个苏丹地区,就连苏丹的重要城市喀士穆(现在的苏丹首都)都被攻占了,英国在苏丹的殖民总督C.G.戈登也被杀掉。
(这位戈登还曾经在华夏镇压太平天国起义。)
迫于严峻的形势,英国势力只能龟缩到苏丹的红海滨海地区。
在君士坦丁的印象中,隐约记得这次起义持续了十余年的时间。
君士坦丁倾向于同意英国人的条件。
原因也很简单,无非利益使然。
苏丹历来就是阿拉伯人从陆路进入刚果地区,掳掠黑人做奴隶的重要通道。
这些苏丹的阿拉伯人,也不是什么善男信女,同样是外来者。
21世纪的苏丹为什么分裂为南苏丹与苏丹呢?
因为这些阿拉伯人也是入侵者呀,苏丹原本的土着是尼格罗黑人,他们的关系是奴隶贩子与奴隶的关系,血海深仇,视同水火。
如果知道刚果委员会攻击苏丹地区的阿拉伯人,恐怕无论是当地黑人还是刚果河地区的黑人,都会拍手叫好。
刚国委员会进入非洲,名义上就是维护当地的秩序,反对残忍的奴隶贸易。
这倒不是君士坦丁唱高调,而是此时的欧洲资本主义蓬勃发展,需要庞大的商品市场,而奴隶与资本主义格格不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