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后,只有江怜心和两个捧着合盘的嬷嬷走上了高台。
那两个嬷嬷一个人手里端着水盆,一个端着梳子和一只漂亮的玉簪。
江怜心跪在正中的蒲团上,江赞就站在她的面前,诵读着诰文“今,大圣,镇北侯江氏有女,镇北侯之孙,镇北侯世子,从卫使嫡二女,江氏怜心,年满十五岁…”
新月从未见过这么隆重的及笄礼,一家三代,都列席,大伯亲自写诰文,做礼仪官,新月想这对于江家的女孩,应该是除了嫁人外,最重要的事情了,若不是因为国丧,定会请全城的贵眷前来观礼,告诉大家,江家有女初长成,炫耀给众人看。
想到自己十五岁那年,正是嫁给了容旭,已经梳起了妇人髻,何谈及笄。
说着,新月摸了摸自己的头发,倒是不经意间,摸到了那支白色的绒花。
“姑娘,您的簪子歪了。”翡儿说着,为新月扶正了簪子。
此时高台上的江怜心低着头,她的母亲和祖母,正拿着梳子,一下下的为她梳着头发,最后绾了一个团髻,顶在头顶,李老夫人拿起玉簪,递给小李氏“你来”
小李氏受宠若惊,不敢去接,但李老夫人坚持,她也就不在犹豫,伸手为自己的女儿簪在簪子。江怜心拘身,跪在了地上“祖父母,父母在上,请受小女一拜。”
镇北侯病得应该有些重了,面色也不好看,但还是打着精神来到了这里,点点头说“乖孩子,如今是大人了,以后嫁了人,出了门,也定然记得,身为江氏后人,不辱我江氏门风,谨慎,正直的为人。”
“是,谢祖父教诲。”
四人分别嘱咐了她一番,江赞道“礼成,起身。”
此时,江怜心才站了起来,走到了母亲身边。
小李氏摸了摸小女儿的手,淡淡的笑着,说了句“好孩子,如今长大了。”
“礼毕,散。”江赞喊完,众女眷们才上了高台,簇拥着江怜心。
新月坐在原位,看着高台上,含蓄笑着的江怜心,又想起那个体面又艰难的江怜月,二是姐妹,自然非常相似,想来,江怜月也是有过一场盛大的及笄礼,全家人也都是这样真心实意的祝福她了。
正走着神,新月就听见小李氏说道“请各位移步,后庭设了酒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