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我所知,T大的研究生生活没你这么清闲吧,你还是研一,应该跟在导师和前辈后面做课题,调查研究,忙得停不下来。
结果叶迦宁每次活动你基本都参与了,那学校的计划,你那一部分的缺失,又推给谁,加重了谁的负担?你不觉得你这样很不负责任吗?”
说到这,女孩又笑了,明目张胆地讽刺。
“哦,我忘了。您的导师就是您的母亲,传媒圈非常有名的教授,旷课什么都不是事儿,打声招呼就行了,师姐师兄都不敢说什么。还有在场的大部分机构负责人,都和您家关系匪浅,只要他们打个招呼,记者们一个坏词儿都不敢用。
您还说我操控舆论?
我只是一个小记者,不像您,认识这么多大佬,母亲还是自己的导师,想旷课就旷课,想耽误研究计划就耽误研究计划。
如果今天这场发布会不是直播,那无论发生什么不好的事,比如我亲自揭穿您,外面的媒体报道都不会很坏,您和您的团队就是这么打算的吧?”
炸弹是一个接着一个。
不仅苏堇烟慌了,在场许多先前接受过上面指示的记者也慌了。
虽然在这个流量时代,一味地追求真实很不现实,但一家机构的诚信还是读者最关注的一点,这女孩就差把“操控舆论”这四个字甩在他们脸上了,如果他们今天回去再偏袒性进行报道,恐怕等不到过年,明天就得被炒鱿鱼了。
在一个公司里,上司的指示虽然重要,但大部分人从事职业也只是为了赚钱,当他们所做的事会威胁到自己的事业时,很多人就不那么听上司的话了。
毕竟编辑上面还有总编辑,报社上面还有新闻局,哪个负责人也不能一手遮天。
好毒,真的好毒。
苏堇烟也想到了这一层。
这个女孩,几句话就把她妈,她妈的朋友,还有在场的大部分人扯进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