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是李瑛顺利登基,一个倡伎成为母仪天下的皇太后,绝对是一个笑话,姚崇和宋璟一直试图劝阻皇帝,李瑛和生母赵氏知道这事,只是一直隐也不发,直至姚崇的儿子惹下大祸,于是联合支持的势力,一举把姚崇扳倒。
李隆基擅长平衡朝中各方势力,看到姚崇一系坐大,有意把张说召回长安,制衡姚崇。
张说和宋璟,一个支持长安县,一个支持万年县,原因很简单,长安县令黄平是张说的学生,而万年县令唐海出自宋璟门下,所以二人针锋相对。
有机会就玩针对,除了二人素有间隙,还有一个原因,做皇帝的李隆基喜欢掌控全局,醉心玩相互制衡的权力游戏,作为臣子,也乐于“配合”。
一个简简单单的花灯之争,背后牵涉朝中两股势力互搏,朱雀门城楼皇帝、大臣、皇子公主、皇亲国戚还有来朝贺的使者,在城墙上足足摆了三十多桌,除了岐王李隆业,谁也不好开口。
至于那些使团,让他们上城墙边吃宴边赏灯就不错了,哪个敢多言。
最怕就是神仙斗法,小鬼遭殃。
没了争拗,现场气氛也缓和起来,君臣频频举杯,酒是催动气氛的最佳媒介,没一会,就是争得面红耳赤的张说和宋璟,偶尔也说说笑话。
李隆基喝了几分酒意,离开座位,走到城楼的护栏上,举眼眺望着脚下的长安城,忍不住喃喃地说:“朕的长安,朕的江山,多么壮丽繁华,这才叫江山如画。”
从朱雀门高高的城楼往下看,好像整个长安城都踩在脚下,长安城被整齐分为一百零八个坊,从高处看去,一条条街道有如纵横交错的棋盘,一栋栋建筑物就像棋盘上的棋子,工整得有一种无言的美感,此时是上元节,家家户户都挂上花灯,每条街道、每个角落也没例外,京兆府统一规划,由县衙层层落实,最后由各武候铺悬挂,显得格外协调。
从城楼高处眺望长安城,一个个坊间,整然有序;一盏盏花灯,漂亮璀璨;一张张面孔,笑逐颜开,坊、人、花灯恰到好处地结合一起,远远看去,好像一幅绝美的画卷在李隆基面前缓缓展开,就是君临天下的李隆基,也发出江山如画的感觉。
那一盏盏精心制作的花灯,点缀了长安漆黑的夜空,点燃了长安臣民赏灯过节的热情,更点起李隆基心中的豪迈。
李隆基凭栏眺望时,张说和姚崇很有默契一左一右跟随在后面,听到皇帝的感叹,两人相互望了一眼,姚崇开口附和:“大唐四海升平,百姓安居乐业,都是陛下英明,这是大唐之幸,百姓之福。”
“姚爱卿,这如画的江山也有爱卿的功劳,没有爱卿昔日之十策,也没今日之昌盛繁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