失去了上献的功劳,除了收获郭府的友谊,还有难以估量的名气,对郑鹏来说,是意外之喜。
短暂的交谈过后,王昌明一脸正色说:“苏禄可汗一路辛苦,不如早些上路,姚相还在城门恭候呢。”
“好,儿郎们,上马。”苏禄可汗大手一挥,率先上马。
王昌明大声吩咐礼仪队准备,于是,鸿胪寺的仪仗队在前开路,带着苏禄可汗一行,浩浩荡荡向长安城进发。
一路很顺利,到了金光门,郑鹏的任务就算结束,因为有更高级别的官员,大唐赫赫有名宰相姚崇亲自接待。
中间有一个小插曲,苏禄可汗带来的三百卫队,大部转到城外的军营驻扎,只有五十亲卫护送苏禄可汗进长安。
在金光门,郑鹏看到交接的队伍中看到张九龄,张九龄也看到郑鹏,那时不好打招呼,他机智对郑鹏眨眨眼。
有些日子没见这个家伙,好像他得罪姚崇,派了一个苦差给他,想不到在欢迎苏禄可汗的队伍中看到他。
牛人就是牛人,就是一时有挫折,可他就像打不死的蟑螂。
行了,文有张九龄,武有郭子仪,抱紧这二条大腿,妥!
苏禄可汗面圣,涉及到权力最高层面的事,轮不到郑鹏这个八品芝麻官担心,于是,完成任务后,径直回家,心里盘算着,怎么在张九龄没有发迹前,给他来一个雪中送炭。
就在郑鹏想着怎么和张九龄拉好关系时,远在千里之外的郭可棠,在想着进京的事。
“管家嘱咐好,特产已准备好,仲岛的事安排了下去,带去长安的人手也调好,给那些故交的手信也完备,可总觉得有什么遗留,杏儿,你帮我想想,还有什么没准备的?”郭可棠板着手指说道。
郑鹏交出卤肉的秘方后,郭可棠充分发挥她的经商才能,不到一年的时间,连开三个分部,当三个分部的买卖上了轨道,又把目光放到大唐最繁华、商机最多的长安。
长安有过百万人口,大多是有很强消费能力的人,拿下长安相于当多开几个分部,再说郭鸿已担任中议大夫的官职,也是时候扩大长安的生意。
郭府在长安一间店铺的利润,还不够供养早已养尊处优的郭鸿,每次需要用钱,还要派人回贵乡取,不如在长安扩大规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