獭子与兔子一样,都是食草性动物,喜欢栖息在草长势很好的向阳山坡下,当草泛青后不久,它们就开始长水膘了。
特别值得一提的是,秋天的獭子,经过一个春天和夏天的进食,身子变得圆滚滚的,肉厚膘肥,是草原狼和蒙古人都喜欢的肉食。
蒙古人捕獭子,除了获取皮毛,吃美味的獭肉,也为了炼制獭子油。獭子油除了治烫伤,还可以治冬天的冻伤,对气候非常寒冷的蒙古草原来说,冬天的獭子油,是非常实用的东西。
在春天捕獭子,主要是捕杀个头大的公獭,为的也只是吃肉解馋而已。
开春过后,铁木真就吃到獭子肉了,这都得归功于大白,平时基本上不用喂食物,它通过捕食野兔、獭子、黄鼠等,就足以填饱肚子了。
除了填饱自己的肚子,大白还经常叼着獭子和野兔回家,送给主人吃。
獭子是群居动物,又很机警,还有专门的哨兵,一有风吹草动,就赶紧躲进洞里,一般的犬是很难捕杀的,大白又是怎么做到的呢?
原来,它聪明地借用了羊群的掩护。
羊是獭子的玩伴,两者都是呆萌的食草动物,没有羊群出现时,獭群完全暴露在外,过得很累,除了提防空中的大雕,还得提防来自各个方向的草原狼。
见到蜂拥而来的羊群,獭子当然高兴了,立即混进羊群,以羊作为掩护,放心地吃起草来。吃饱以后,它们还开心地在羊群里追逐和嬉戏。
经验丰富的猎犬大白,便经常混在羊群中,很容易就捕到了不设防的獭子。
由于獭子的个头大,门齿也很锋利,蒙力克不让铁木真带银鼠,而是带上四只猎犬,而蒙力克自己,则带上了上年冬天才抓来的,还未完全长大的三只蒙古獒。
这个时候,铁木真的那只银鼠,已开始从头部换毛,白色换成了黄褐色。
没有想到,蒙力克还带上了不知从哪里借来的小动物,尾巴和四肢都是黑褐色的,头上主要也是黑褐色,却夹杂着白色等浅色,背上则主要是棕黄色,而大部分的背脊,又是黑色的。
这只奇怪的动物,身子细长,与银鼠的身子一样灵活扭曲,不过大了很多。
他给一群孩子解释说:“这是地狗子,性情与银鼠一样凶猛,但更为厉害,可以钻进獭洞,将獭子赶出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