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头淮南大旱,吾等虽不在此地,却也听闻殿下与袁司空处置的有多少艰难。”
“司空更是常年累月,费劲辛劳,为了平灾,是茶饭不顾。”
“而今,好不容易平灭了天灾,却又起人祸!”
“这叫司空何想,这叫殿下何想啊!”
这司空,说的就是司空袁涣。
当年这袁涣为典农中郎将的时候,当真是为了旱情是尽心尽力,费劲所有力气。
而今眼看成果被人破坏,这说不得是比袁耀还痛心,还恨这些庐江的世家人与那太守刘勋。
这朝中,要说对袁耀此回行动最发自内心支持的,想来也就是这袁涣了。
于是大陈的三公,太尉阎象是袁耀的老搭档,司空袁涣是发自内心的痛恨庐江世家。
这三公已有两个支持,剩下的司徒王朗,本就处于弱势地位,自不会反对袁耀。
这处置庐江的事情,是当真没有太大阻力!
陆纡谨记孙儿走之前的交待,听得陈宫的话语,也是“认错”道:“唉!此番当真错矣!是以前些日子,早就使吾那孙儿陆逊,前往邺城,向着太子殿下亲自告罪去了!”
哦?已去了邺城?
陈宫听得暗自吃惊,心道这陆纡到底是有些底子,这么快就下了决断,竟然已是去千里迢迢,寻了殿下了去。
不得不说,这个决断是相当正确的。
只要殿下开了口,自然是一切都好说。
而说不得,太子殿下见这陆家心诚,很可能就放过那陆家了。
若真是如此,自己倒是不好太过狠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