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公到底是仁义之人,就算天下污了其名,值关键时刻,即方会显现啊!
有几人,甚至是心有稍稍有的些愧疚。
当然了,为救出天子,那是大义所在,真要如此做了,那也不能说的什么。
只不过是因为当真一丝一毫都未想到董承,这才有些稍微有些愧疚罢了。
而相比荆州人,袁涣的心思就有些复杂了。
这会他是当真看不透袁术想的什么了,按照其的了解,袁术得了诏书,该是欣喜若狂,直就奉令讨逆才是。
哪里还能顾得上董承的安危?
自己虽然也想到这点,但为讨除逆贼的顺利,却也未是言语。
不想袁术自己倒是想着了。
明公,莫不是当真变了?
可怜这袁涣啊!
那是打死他都想不到,袁术是为的日后方便称帝,才临时苦思出来的接口罢了。
而全场唯一知道袁术有称帝的心思的阎象听得,却是直配合着袁术说道:“明公所言甚是,昭告天下,的确必会害了国丈的性命。只是若用诏书,必能使曹军之心动摇一二。届时发兵曹操,与此战更是有力,还请明公多多思虑才是。”
阎象毫无疑问,是个忠心耿耿的人。
而更为难能可贵的是,阎象的忠心不是对于整个大汉天下,而是对于袁术的。
就说当初其为何极力劝阻袁术称帝,也非是为的大汉江山社稷所虑,而是考虑到袁术的称帝,极有可能导致自身的灭亡。
对于阎象这般人物,袁耀也看重的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