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因为照顾稿子的声音,赵诵觉得也要尽快完成西游记的撰稿,这样他可以印刷整本的,赵诵想了想道:“你再找一个誊写的人。”
“好。”康士达一口答应,赵大哥既然这么说一定是胸有成竹,他心中的愧疚也就少了些许,这次就安心地给赵大哥当书童罢。
“你呀,这又不怪你!”赵诵笑骂道。
到了夜间,赵诵躺在躺椅上,身子歪着,如葛优一般,身上盖着一条锦缎盖被,循着回忆,回想着西游记的篇章。
康士达执笔,一直低着头默默无声,身旁的伙计一言不发,正在研墨。
烛火暗了下去,赵平便从椅子上起身,拿着剪刀,一剪子剪了下去,黑色的烛苗落地,赵平赶紧弯腰捡起,放进簸箕,等了片余,见赵诵口舌干燥,便端着沏好的茶水上来了。
赵诵一口喝完,嗓子又继续说道。
康士达写完一张,接着又从伙计手中接过来一张稿纸,继续写着。
康士达写完后,接着便有康家书童在一旁抄写稿子。
赵诵则按照他的思路,娓娓道来。
康士达听了稿子,很想表示他的新奇,但看到赵诵苦思冥想的样子,很是惭愧,接着又写,纵然屁股有些痛,也没挪动半分,脖子也是酸胀,心道这糟心事都是他揽来的。
烛火又继续升高,屋内点了一炉子的炭火,烤着很热。
苏婉半夜来的时候,脚步很轻,身边的丫鬟也不敢多一句嘴。
直到子夜,赵诵见众人满是睡意,就打发康士达等人先下去休息了。
赵诵见苏婉还坐着,身边的丫鬟银黄也没走,于是道:“婉儿怎么不走?”
苏婉来之前听了那下人报告,便知这稿子是马天骥要呈送给当今官家的,就猜透了那马天骥的心思,此人是想要借官家千秋节之机借机献上邀功,如果赵诵能成功,想必也让马天骥放心,虽是痛恨马天骥这一类人,但若是借这个机会得到官家青睐,也能上一个台阶了。
“暂时不走了,我来看看诵哥儿这文章,毕竟我曾入宫,那官家的脾性自然有些清楚,希望到时候诵哥儿莫要触了这官家龙鳞。”
赵诵心道也好,也就没有赶人。
然后赵诵与苏婉就拿着康士达写的稿子一一看了起来。
苏婉很认真地看了起来,她指出了几处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