叶董辉:喂,陆哥,下一位吗?
电话那头是现在这里的挂名中药医师陆有福,也是现在叶董辉的摇钱树。
算起来的话,陆有福跟叶董辉认识还不到两个月时间,现在已经是称兄道弟的关系,说来说去还是利益最容易让人亲近,叶董辉也不知道从什么时候,自己对陆有福的称呼,从老陆改成了陆哥,而且还这么自然。
至于陆有福是怎么治病救人的,叶董辉没兴趣知道,而就算叶董辉问了,看了,也一点看不出苗头。
开始的时候,叶董辉多少有点好奇的,要知道在三个月之前,陆有福还只是一个在靠着在山里挖点草药晒干,然后来叶董辉店里卖草药为生的半老头。
不知道怎么的,三个月之前,陆有福神神秘秘来找叶董辉,说是要跟叶董辉合作把叶董辉的草药铺弄成中医馆。
当时的叶董辉当然是不信的,但是在之后的一轮轮地证明中,陆有福用事实说服了叶董辉,自己多年不见的老鼻炎,竟然在陆有福随意按压敲打了几下之后,直接就痊愈了。
最神奇的,整个过程中陆有福没有用上任何中西药之类的东西,别说扎针诊脉了,连起码的问诊都简单无比,只是问了一句哪里问题,直接就上手按压了,偏偏就是那几下按压之后,叶董辉一会儿之后就感觉鼻子通畅无比了,甚至感觉身上的其他地方都轻松了不少。
所以在陆有福露出这么一手之后,叶董辉直接下了血本,联系了以前的老朋友,通过老朋友那边给陆有福在某所野鸡大学那边,弄了个中药药理学专业的大学证书。
反正外头的人的,对于这种中药铺子的审查本身就不严格,不像针对那些专业药房审查那么严格,所以叶董辉这家中医馆很顺利就直接开了起来,当然在外头打点的钱,还是花了不少的。
从开初的无人问津,叶董辉也花了不少心思去打广告,比如找人做医托,找人做各个乡镇宣传之类的,只要是能像的法子都用了,却是没什么太大的效果。
直到上个月,一个住在县城的退休大官,因为偶然的机会来这边找草药,再叶董辉试探性的推荐下,这个大官让陆有福治了一次,直接把周围退休大官的气喘老毛病直接给根治了。
就这样,叶董辉跟陆有福这家福春堂一下子就被传开了,生意一下子好了不少,加上各乡各镇的人你传我,我传你的,几乎是在整个市里都出了名。
虽然叶董辉很想多接一点生意,但奈何陆有福非得定下了每天十个的名额,按照陆有福的说法,只要超过十个人,自己就全身发虚没力气。
原先叶董辉还想劝说两句,以为是陆有福故意搞虚头的借口,知道亲眼看到陆有福因为实在推脱不得,帮叶董辉的亲叔叔治了一下急性的胃出血之后,接下来的三天时间,陆有福直接在床上躺了三天才缓过来,而叶董辉的亲叔叔就是那天临时加插的第十一位病人。
自此之后,叶董辉也就直接不再提加号的问题了,而改成了类似饥饿营销的方式,每天限定的号码限定在十个,不再像之前的那样随意登记个电话号码了事,而是变成了更加详细的实名制登记。
对于价格上,也从之前的每位一百增加到原本的五千。
当然的,因为价格的一下子猛涨,开初的时候确实有了一小段时间的低迷,几乎每天只有三两个人来看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