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好师徒之间,若是师傅真心的收这个徒弟,徒弟能给予师傅的从来也没有师傅给予的徒弟多。”药韵举着这是“上清宗”普遍的一个事例。
陆亦君是很不赞同药韵的话的,可是偏偏的,陆亦君还真没有办法说出反对的话。因为便是他这样的人,他也不得不承认的是“上清宗”宗主给予自个儿的,肯定是远远大于自个儿还给“上清宗”宗主的。
“就好像这世间的父与子,给予在很大的程度上,压根儿也不是要图些什么。”药韵又举出了一个例子。
陆亦君有些无奈的看了看周边平静了下来,才回首看着药韵,强压着心里的那一丝气急败坏“好!便当你说的对,可是父与子,师与徒好歹有个缘分,有个缘故。你与他们又有个什么干系?凭什么付出这样的代价?”
药韵看着陆亦君,沉默了许久“我也不知道。这个世界上受苦受难的人有很多,我就不了每一个人,我也不可能去就每一个正在受难的人。我非圣人……”
“可是,当他们站在我的面前,当我知道他们的苦难,当我知道他们的悲伤,当我知道他们的为难,当我知道他们的绝境的时候,我知道我有可能帮助他的可能的时候,我希望我自己可以帮助他们。这个世界上,到底不是什么都可以用‘理’说的清楚的吧?我不知道为什么?只是随心罢了。我想帮他们。”药韵是这样回答的。
谁也不是烂好人,谁也不是一个绝对无私只帮助他人的人。
陆亦君听了药韵的回答,也沉默了。
陆亦君见过那些无条件帮助他人的女子,他们善良,谴责这其他的自私之人。
可是那些压根儿也没有实力的善良,只是给那些无条件行善之人身边的人带去了麻烦罢了。
行善之人是善良的,可是没有能力的善良之人却只是将最后自个儿没有办法负的责任都压在了她身边之人的身上。
然而他内心真正承担着责任的人,只要一点儿的抱怨,只要一点儿的否认,就是自私自利,唯利是图之辈。
这样的“善人”,在陆亦君的眼里从来都是伪善人罢了。若真的善良,怎会在自个儿的心里,将自个儿的亲近之人,放置在那些素未谋面的人后面呢?
所以陆亦君向来奉行的都是施恩图报,有恩双倍奉还。
对于那些低阶弟子,若是以前有个交往也便罢了。可是若是从未见过的弟子,有了难就来寻自个儿,这一回帮了,下一回岂不都来寻自个儿了?
陆亦君是万万不会做这样的事的,所以药韵做这件事的时候,陆亦君一直没有办法接受的原因就是药韵没有理由去救阮今生。
陆亦君不希望药韵会成为一个无条件的好人,因为在陆亦君的潜意识里他是不会愿意和这样的人共度一生的。所以陆亦君不愿意药韵成为这样的人。
可是对于药韵而言,她并不是每一个求助的人都会无条件的去搭理。毕竟药韵不是一位圣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