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时,院门从内朝外大开。门内走出一名十二三岁的小厮,他上前来牵了马,将车赶进了院内。小厮瞧见了玉蕤,上前来告了偌,转身,帮嫣红抬起了行李。
玉蕤下了马车站定,迎面有一大理石雕花照壁。绕过去,进到里面的长方形的院落,见红墙绿瓦白栏杆,庭院规整,打理得井井有条。
嫣红并没停下脚步,进了里面的门厅。玉蕤也跟着进去,这是一处更宽阔的门厅。
绕过门厅出庑廊,后面有一个小院,左侧有一颗老槐树,槐树旁有一口水井,水井上方搭了凉棚,棚上藤蔓缠绕,几朵玫红色花朵绽放着,透出生动活泛的气息。靠墙有绿竹,绿竹下有云台。
院子一尘不染,有规整的花坛,水缸里也是满的,显然有人在打理。一点都不像国公爷说的空置院落?
东南角飘荡出丝丝缕缕的菜香,直呼入她口鼻中。玉蕤腹中咕噜一声响,顿觉饥肠辘辘。
走近了瞧,便知这里是厨房。
灶台上正冒着热气,一青色短衣的婆子在忙活着。婆子抬眸,见玉蕤走进来,擦擦手,对她腼腆一笑,脸上黑红的皱纹更深了。
嫣红从外面进来,打了个手势并耳语了几句。
那婆子点点头,将热饭热菜端上桌。
玉蕤有些懵,望着满桌热腾腾的饭菜,她的心激荡着,又一阵阵地暖。
这,必定是楼国公提前安排好的。
国公爷表面严肃,记得她为楼府出力,还了她一个大人情。国公爷赏赐给她什么,她本能会接受,甚至会感激涕零。借着她提出的一个要求,老国公给了她更多更周全,周到细致照顾她的感受。
试想,她一个无依无靠的孤女,行走江湖是没法子的事,谁不想衣食无忧,顿顿吃饱?
玉蕤捧着饭碗,眼睛里盈满了晶莹的泪花。
她迟迟不动筷子,嫣红俯身,小声问:“姑娘,是饭菜不合口味?不行的话,奴婢让她重做?”
“不,不,挺好吃呀!”
玉蕤回过神,扒了一大口米饭,进了好几块肉,边嚼边道:“嗯,真香!”
在国公府,她是个外人,怎么也放不开,不敢大声说话,不敢吃得太饱,怕人家猜疑她,有担忧自己的小命,活得可真是小心谨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