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不知所措之际,突然传来都官令史的声音:“慌什么!只是烟雾!一个个的,都是废物,这点动静就把你们吓成这样?刑部养你们干什么吃的?还不赶紧回来给我看紧了!”
这声音,如同虚空中的一点方向标。
赵子遇循声跑去,雾气越来越浓,等到了押送车跟前,只能依稀看到车顶上面悬挂的铜铃。
上下打量了一眼,赵子遇转向正在训话的都管令史:“烟雾在下面,看车底下。”
都官令史闻言,连忙派皂吏检查车底。果然,从下面翻出一捆竹筒,还在往外溢着白烟。只是竹筒里面的燃料也烧的差不多了,拿出来后,雾气慢慢散去,周遭的景象也清晰了些许。
“快检查车厢!”都官令史吩咐,亲自用刀鞘敲了敲铁门。
纹丝不动,还是锁死的。
应该没事,都官令史紧皱的眉头慢慢松开了些。可他旁边的赵子遇,却完全没有放松的意思。
“翠姑?翠姑?”赵子遇用力敲车壁,大声呼喊,然而里面一点回应都没有。
“这车厢并非一般材质,里面大概听不见。”都管令史说。
“不对,就算车壁隔音,但这里还有一个透气孔,里面不可能完全听不见。而且这烟雾能在你们眼皮子底下燃爆,绝不是唬一下这么简单。”
赵子遇趴在透气孔上往里面看了一眼,里面一片漆黑,什么都看不到。
“还是打开检验一下吧。”她坚持道。
杀死香兰的凶手尚未明确之前,翠姑仍是重要的一环。
为什么要对一个无关紧要的少女用毒,这种动机是否也和皇宫有关?而这第二次出现的怪毒,和十二年前的那次怪毒,是不是同一批人所为?如果是,又是出于何种目的?
这些谜团,还都没有解开。她唯一可以确定的是,这间隔十二年的同一种死法背后,一定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
十二年,毕竟太过遥远,想要揪出怪毒的真相,或许只有从香兰之死入手,才有可能抓住蛛丝的端头顺蔓摸瓜。
赵子遇眼下的大半希望,都押在这上面。
因此车厢里这个人,绝对不可以出事。
而且赵子遇很清楚,陆仲安也是出于继续探究香兰之死的考量,才在皇帝面前设法推迟了斩期。并且因为担心那股不明的暗流,他才坚持要求把翠姑转入大理寺狱严密看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