待两人吃饱喝足,店小二也已经从驿站换了马回来。
二人也不在客栈住一晚,牵了马便朝着街上行去。
刚出了县城,准备跨桥而过。
走到桥中央时,却见一个六七岁的稚童站在那桥上,看着桥下的大河,用他那稚嫩的声音吟诵道:“大江茫茫去不还,黄云万里动风色。”
“遥见仙人彩云里,手把芙蓉朝玉京。”
“先期汗漫九垓上,愿接卢敖游太清。”
那孩童一副小大人的模样,站在桥上,负手而望,嘴中吟诵的却是李白的《庐山谣寄卢侍御虚舟》。
陈良牵着马,听那孩童吟诵的诗句,不禁笑道:“这小娃娃倒是聪慧的紧,这般大的年纪,居然能吟诵李太白的诗句。”
就在这时,那孩童又道:“红尘富贵无心恋,紫府真仙有志攀。”
陈良一听,不禁咧嘴笑了起来,朝着那孩童道:“小娃娃,你才多大,倒想着弃了红尘,寻仙访道,怕不是你家大人也是个服丹药修玄的?”
那孩童听到有人和他说话,转过身来,看向陈良,一本正经的说道:“年幼,便不能心恋紫府吗?”
“求道者的心,不应该是从小便培养的吗?”
陈良看到这小小孩童,居然也能说出这般道理,不禁十分诧异,他朝着叶千秋看来,道:“长老,这小娃娃了不得啊。”
叶千秋微微颔首,这般大的孩子,能有如此智慧,着实算是早慧。
只是,这孩子的志向有点不同寻常,平常人大多立志金榜题名,这孩子居然是立志要寻仙访道。
这倒是有些奇了。
叶千秋笑道:“孩子,你为何要心恋紫府?”
那孩童道:“我养的大狗阿黄死了,我问父亲,为什么阿黄会死。”
“父亲说,只要是天下的生灵就都会死,无论是人还是动物,都是一样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