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经里面说,万物皆有佛性,万物皆可成佛。其实杨凡是不相信这一套理论。这就像是儒家所说,读圣贤书,人人都能成为君子,成为圣人一样,是天大的谎言。
读书可以明理,可以获取先辈们的知识和智慧,这没有错,但是佛陀和圣贤好像刻意忽略了人性。
要是佛法真的有用,左敏在恒山派经过六年的佛法熏陶,无论怎么都会有了一丝佛性。
可是,杨凡在她的身上没有看到一点佛的仁慈,反倒是杀心很重。
杨凡坐路边吃着冷馒头和咸菜。
左敏用剑刺死了几个拦路的强盗,正在搜他们身上的财物。
杨凡拧开竹筒水壶,喝了口水,说道:“想要混江湖,女人、老人、小孩,这三种人是最不能招惹。你心狠手辣,杀起人来没有丝毫犹豫,适合在江湖上厮混。”
可能是左敏在恒山派被压抑得太久,下山之后,就彻底放下了伪装,露出了本性。左敏不信佛,不喜欢佛法,但是她能在恒山派伪装六年,没有露出马脚,还算是有点本事。
心性被压制得有多狠,爆发出来的时候,就会有多么猛烈。这就叫做心理反弹。
左敏擦拭了一下手上的鲜血,拿起一个馒头就开吃。
她一边吃,一边说道:“他们的武功其实是在我之上,单打独斗,我都不是对手。不过,他们贪图我的身子,被我杀了,死了也活该。”
色字头上一把刀。
此话是一点假。
左敏换掉尼姑衣服,穿上了漂亮的襦裙,配上那一头乌黑的秀发,就算不施粉黛,她也是个美人。几个强盗见到她动了色心,被反杀,杨凡一点都不觉得意外。
“下一餐,我不想再啃冷馒头。”杨凡说道,“你这个做饭的丫环,要是不能做饭,就没有了利用价值。你那个远房大伯对没有利用价值的人,是做如何处理?”
想到左冷禅的处事风格,左敏只说了一个字:“杀。”
人,要是不逼,就会懒惰堕落。生于忧患,死于安乐。说的就是这个道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