旬圣不愿。
黄妈妈早已料到现场会出现这般情况,当即拿出心里早就准备好的那套说辞来:“都说文无第一,武无第二,此诗确为绝佳,第一名的诗也是极好,两位名师通过各方虑,争执许久,也才定下一二来。”
“关于名师的想法,我无法解释,但榜首之诗也绝对不是什么拙劣之诗。”
黄妈妈微微一笑,对于榜首这首诗,她有着绝对的信心。
“那烦请黄妈妈公布这榜首之诗。”旬圣和蔼的笑着道。
“对啊,快快公布出来,让我们也看看这能上榜首的诗究竟是何人所作。”
众人的声音再次传遍第四层,唯有王德生心里微微发笑。
这榜首之诗,定然是能作出《水调歌头》这般诗词的县令大人了。
事实也如他所想的那般。
黄妈妈很快念出了众人期待已久的诗词。
“这榜首之诗,是来自于我们扬州县县令楚大人的《清平调》。”
“县令大人的诗。”
“难道县令大人也在此处?”
“县令大人上任一个月了,我都还没瞧见过呢,县令大人,可在此处?”有人朗声的对着四周道。
亦有外面来的人不解的问:“你们的县令大人是何人?”
“我们的县令大人便是上一届科举的榜眼,榜眼你知道吧?”有好心人回答道。
“榜眼我倒是知道,听说他姓楚.....”
“《水调歌头》,就是那个‘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那人眼睛瞪大,如同在黑暗中呆了许久瞬间看见光明一般,他喃喃道:“‘明月几时有,把酒问天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