车厢内传出几个虚弱的声音。
面对群众的呼声,该不该答应?
叶宰只觉脑壳大了一圈,心一硬严厉道:“此乃军令!”说罢忽略了群众的呼声,问李唯宰:“您老估计行之什么时候能跟上来”
“不出五天!”李唯宰先给了个明确的答案,然后解释道:“给兵部的呈启我们回到夔州就发出去了,据此已有差不多两月,应该便是这几天收到回复。再有,叶老爷给你捎的银子也该到了……”
“银子,什么银子?”车厢内突然响起朱恭成的声音。
“有你什么事儿?继续晕吧你。”叶宰回怼了一句,皱眉陷入了沉思。
原来,他为了亲自掌握一支军队,专门通过兵驿给兵部上了一道呈文,申请建“建昌道标营”,理由无非是保家卫国,练出一支陛下“召之即来,来之能战”的军队。
他为啥如此麻烦?
要知道,现在大明的中央权威尚在,不是说你想领兵就领兵的,必须由兵部给出编制上报内阁票拟,再由司礼监批红。
照叶宰勤王功臣的身份,一般情况下兵部不会驳了,只不过,军饷基本别想了。
叶宰其实不怎么在乎军响,他要的就是“标营”这个编制,即所谓的“师出有名”。否则较真儿的话,他私自募兵形同谋反!
叶宰在脑海中再次回想下呈文的措辞,以及给周延儒的信和信中附上的三千两银票,心逐渐安定下来,认同了李唯辅的意见。
……
晌午来临,前军秦佐民遣人来问是否扎营?
叶宰照准,并吩咐辎重营放饭。
再招来亲兵一问,大军才走了不到十五里路,都没出后世的成都市区,还在双流境内。
叶宰顿时焦急起来,成都到攀枝花足足1300多里路,按现在这半天十五里的速度,得走44天。
这可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