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完三司之事,高诚沉了口气,便提及另外一个署台。
“今既有大将军府、中枢府,各领军政,然终究还是少了一个重要的位置。几位爱卿以为,御史台如何?”
高诚微微眯笑着眼,看着身前四人。
大将军、中枢令、御史大夫,这便是自己心中勾画出的三公,大周的三公。
“御史台,监察国体,臣以为甚是妥当!”
郭嘉率先躬了身,稽礼言道。
阎象点了下头,不出乎意料,毕竟军政大权在外,肯定还要有别的台寺制衡。御史台,必然就是最佳的选择。
随后,张松、钟繇、贾诩也都默不作声的点了头,表示赞同。
前朝是用司空,来制衡大将军及大司徒,国朝用御史台也无不可。
唯一有一点,就是御史台的威风,现在有点小~
因为他们现在只有监察事务之权,没有处理的权利,甚至连纠察、弹劾的权利都没有。最多给君上打打小报告,怎么处理,还是要看尚书台如何处置。
“大王,若欲使御史台,为三权之一,还需加其权柄,否则恐怕难行其事。”
作为统领国政的中枢令,御史台的定位,自是由阎象率先提及。
阎象说完,尚书令钟繇也开口说道:“不错,御史台至今只有监察之权,权利过小,而失其威。但同样,也需限制御史台的权利,不能过甚。其中取舍,甚是难也。”
高诚点着头,知道二人的意思。
如阎象所言,御史台权利太小,只有监察之责。
何为监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