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军羽林骑,驻足道路两侧,警戒左右,予王驾让出道路。
“臣等,恭迎大王!”
一群人当即俯身躬礼山呼。
随着王驾渐近,高诚也看到了恭迎的众人,而后于众人前十步外驻车,亲自下驾,来到少府少监面前。
“爱卿快快请起!”
高诚右手虚抬,示意其起身。
而后又看向众多匠户,再抬手示意,言道:“诸位皆乃吾大周有功之人,无须多礼。”
“臣等拜谢大王!”
数十人齐声躬谢。
“爱卿,来!为孤介绍下诸位大匠。”
“诺!”
少监应声而动,探手指向身侧之人,言道:“大王,此乃马钧,修建硐道方略,便出于其。”
“噢~马钧?”
高诚注视着眼前这位看起来约莫二十四五的年轻人,不由微笑言道:“君真神人也,孤于长安,日夜听取褒斜道修建之进程。尤其是那硐道,观书尚显其难。然,于君之手,比若无艰也。”
“大王谬赞了。臣不过出言提案,真正厉害的乃是诸多亲自动手的匠户,以及诸民夫壮勇。若无彼等齐心奋力,臣纵是有再多方略,亦是无用。”
马钧谦逊一言。(口吃,算了,直接就这样写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