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长三十里?
这,居然堪比洛阳内城!
到了这里,显然关卡排查也要比函谷关严格许多。
韦端出示太常卿印绶,楚使则出示国书。自函谷关护送而来的周骑,自此而归。楚国使臣团,除重要几名人员外,悉数留于关外,不得过关。
进入关城内,楚使才窥得其中丝毫。
箭塔、楼阁、沟壑。
数之不尽!
甚至,在关内,楚使也见到了潼关官衙,一座内城。
潼关不大,却是五脏六全。
楚使并非无知之人,对于周军擅长深沟高垒,多有了解。现在这座潼关,无疑就是周国深沟高垒的巅峰之作了。
此关,应该能容纳近万守军。很难想象,这得拿多少人命去填,才能踏平雄关。
唉~不可能了。
潼关之南,又有潼关城,必然屯兵屯粮。
粮草充足,兵力不绝,甲械齐备。
好一座雄关啊!
不比函谷,函谷关扼守北崤函道,地势险要。大军完全不必要攻函谷,大可走常走的崤函南道,杀进弘农。但潼关不一样,彻底堵死了从弘农进入长安的通道。而崤函南道虽然可以继续向西,但会进入武关道。
想要再攻入长安,看来只能经由河东进入左冯诩,而后渡渭水。